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激发市场活力,著力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7.5%左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把今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10%左右,是经过认真分析慎重提出的。一方面,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另一方面,我省还属於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转方式、调结构就没有回旋空间,稳就业、保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目标也不宜定得过低。10%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最近两年计划目标基本銜接,有利於稳定社会预期。根据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和三次产业发展趋势测算,今年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是积极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总体上考虑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推进科学发展,著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贯穿於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助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三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著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进一步创新开放思路,拓展开放空间,建好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四是坚持强化创新驱动,著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和转化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五是坚持推进绿色发展,著力优化生态环境。更加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六是坚持保障改善民生,著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或改组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然资源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和使用管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消除各种障碍和壁垒,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政府新投资项目。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积极推进电价改革,缩小工商业用电价差,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建立和完善居民水、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组建省级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进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发挥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力争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200亿元。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00亿元。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积极推进“险资入赣”,做好恒邦财产保险公司筹建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一季度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三季度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大力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在目录之外的一律不得设置行政审批事项。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建立公平开放的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整合清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提升征管效能。争取国家在赣州开展稀土资源税改革试点。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逐步将县(市、区)纳入公开范围。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逐步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深化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按国家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著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引导作用,重点用於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实施省重点工程项目200个,总投资4500亿元以上。实施一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4公里、铁路营运里程588公里、统调电力装机容量47万千瓦。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以上。抓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以上。
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作用。完善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拓展绿色、健康、文化、休闲等消费业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实施“宽带中国江西工程”和“三网融合工程”,促进信息消费。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信贷政策和信用消费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广“财园信贷通”等融资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融资超市等建设。加强土地、用工、用电等要素调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需求。采取加大本地采购、省内促销、异地展销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完善省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落实部门支持措施和清费减负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著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百县百园”建设工程,推动建立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园区集聚,创建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一批标准果园、菜园、茶园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对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经营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坚持镇村联动,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中心镇,在民生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继续选择一批村点开展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自主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力争新组建10个左右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促进创新人才汇聚的激励措施,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创新团队。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出台新修编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制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昌航空城、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建设,组建江西地方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抓好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实施生物医药新版GMP改造工程。推进“数字企业”计划,培育建设一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示范园区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优势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全省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方案,逐步化解钢铁、水泥等产能相对过剩行业存量产能。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改革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集群。
加快发展服务业。完善支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提升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一批特色城市商业区和商贸综合体,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南昌华南城、共青城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统筹规划和整合旅游资源,组建省旅游集团公司,打造跨景区、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支持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