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遵循特大城市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做强有优势、有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非基本公共服务,提升金融、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大规模环境建设的契机,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加快发展。认真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落实与中央单位、驻京部队的合作协议,切实将首都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优化内需结构。统筹用好政府投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更多投向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投向农村和发展薄弱地区。加强投资促进,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服务,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合理安排建设节奏,抓好搬迁与建设、主体与配套、公益性建设与经营性开发的衔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商品消费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积极引导绿色节能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扩大信息消费规模。深化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外来消费和旅游消费水平。出台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意见,加强企业诚信经营监管,让市民安全放心消费。
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京交会”的带动作用,扩大文化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优势产品出口质量示范区,鼓励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扩大出口。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整合优化,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设计咨询、文化、品牌等“走出去”。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做好外事、对台和侨务工作。积极与河北省协调配合,共同申办第24届冬奥会。
(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治理“城市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推进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城乡功能和空间布局,坚决扭转城市发展“摊大饼”,提升城镇化质量。
推进中心城功能疏解。强化规划指导和控制,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除重点功能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外,对房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项目就地扩建,设置更高的限制条件。加强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引导服装、小商品、建材市场逐步退出。研究中心城优质公共资源和人口向新城疏解的利益引导机制,完善企业跨区县迁移管理办法,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生产力布局优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大文保区保护修缮力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增强城市副中心和新城承载能力。把副中心、新城作为发展重点,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尽快建设成为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载体。编制通州城市副中心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完成核心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引进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项目。拓展大兴—亦庄、顺义、昌平、房山等综合性新城功能,完善连接中心城区的快捷交通体系,集聚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和服务要素。建设好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区域性新城,强化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推动职住平衡,带动区域发展。推动新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加快外围交通体系建设,筹划建设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以人,统筹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50个重点村后续建设发展,深化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6个乡镇城市化建设试点,并逐步推开。加强乡镇统筹,以盘活存量为主,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力争4到5年明显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面貌。梯次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与大型企业、高校对接共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严肃查处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抓好48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将村级组织公益事业补助标准提高50%,完成8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制。传承乡土文化,保持农村风貌,推进旧村整治更新,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自觉落实粮食生产责任,抓好“米袋子”、“菜篮子”重点工程,建立基本农田补贴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二期工程,增加储备规模,保持一定的粮食和蔬菜自给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