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改革

2019年最新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9-15 04:16:30

《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于2011年5月3日印发各地实施。该规划是全国第一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长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对我省未来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规划》制定的背景

  为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需要,配合《全国新增1000亿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根据2009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切实做到‘两个聚焦’”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从2009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率先启动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印发了《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并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要达到60%的目标,每年需新增高标准农田150万亩。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

  2009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标准农田标准(试行)》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127号)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编制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全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由省农业委员会牵头负责,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参加,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具体组织编制。2010年2月,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规划》编制序幕。3月份,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印发了《江苏省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6月份,完成《规划》初稿,反复征求了省农委、发改委、国土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的意见;8月份,邀请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评审,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对《规划》文稿进行了再次修改。12月份,《规划》正式报请省政府批准。2011年3月,根据省政府意见,省发改委组织对《规划》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4月份,《规划》正式得到省政府批准,由省农业委员会、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印发各地实施。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九章,包括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的概况,面临的形势分析,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建设分区与区域特征,技术路线,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保障措施。

  (一)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的概况

  主要从基本情况、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的回顾和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经验等3个方面总结和回顾了我省农田基本建设的概况。

  (二)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是从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呈现“量”、“质”双下降态势、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农业节水灌溉亟待加强、农田“软件”配套建设的力度不够、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和农业服务能力不强制约了农田基本建设效益的发挥等5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农田基本建设面临的形势。二是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着手,指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结合当前实际出发,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二是坚持科学布局,协调推进的原则;三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四是坚持机制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五是坚持综合投入,合力开发的原则;六是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

  3、建设标准。一是灌排设施配套;二是农田平整肥沃;三是田间道路畅通;四是农田林网健全;五是生产方式先进;六是产出效益较高。

  4、建设目标。一是面积和基地建设目标。全省自2010年起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到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650万亩。二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目标。到2020年亩增粮食生产能力120公斤以上,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亿公斤以上。三是农业优质化目标。重点推广80-100个优质粮油作物新品种,200个蔬果、花卉新品种,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5%以上,安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粮食产品率达到100%。四是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目标。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400元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化学农药用量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四)建设分区与区域特征

  根据《江苏省农业综合区划》,将全省划分徐淮农业区、里下河农业区、沿海农业区、沿江农业区、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和太湖农业区等六大农区。根据各个农区的水土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点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制约因素,制定各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选择相应的建设重点。

  (五)技术路线

  1、主要技术路线。《规划》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农田土壤肥力和林网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等6个方面技术路线。

  2、建设重点。根据六大分区特点,有针对性提出各区建设重点和措施。

  3、建设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等四个方面,重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土壤改良工程、道路工程、林网工程、农机具配备工程,以及科技推广、培训服务等内容。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到2020年,全省需完成任务1650万亩,按照财政投资标准1200元/亩测算,需财政投资198亿元。农民自筹按照财政投资的10%测算,需要19.8亿元,通过其他方式筹资10亿元。合计总投资约为228亿元。

  2、资金筹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二是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运用;三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总量持续增加,比例逐步提高”的政策要求,加大本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七)效益分析

  预计到2020年年可改良土壤10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4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824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亿公斤以上;项目区年可新增农业增加值67亿元以上,年亩均增加400元以上,将有效地增加项目区的农民收入;节约用水154382万m3,到2020年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841万亩。

  (八)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项目本身可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没有不良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九)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二是加强示范引导,三是注重机制创新,四是规范建设管理,五是强化组织领导。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