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那么江苏医疗保险报销有哪些新政策呢?江苏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什么规定?本文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江苏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苏社保卡报销范围
一、结报范围
1、床位费:乡镇卫生院最高11元/天、市及市以上医院最高15元/天。
2、药品费:执行《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凡目录以外的药品不予报销。
3、检查费:最高限额600元。
4、治疗费:300元以内按实计算,300元以上部分按50%纳入报销范围。
5、手术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计算。
6、输血费:危重疾病抢救或手术所发生的输血费用(限额500元)纳入报销范围,其他输血费用不予报销。
7、材料费:最高限额2000元。(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不予报销的项目不纳入报销范围)
二、转诊规定
1、转本市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的,按90%纳入可报医药费计算;
2、转市外医院住院治疗的,按80%纳入可报医药费计算;
3、在部队医院及营利性医院住院治疗的,按60%纳入可报医药费计算;
4、无转院证明的一律按60%纳入可报医药费计算。
三、结报比例
核后可报医药费分段按比例(35%-70%)结算补偿金额,每人每年度补偿金额累计最高为2万元。
四、结报程序
参保者出院后,将经患者本人签字或盖章的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转诊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缴本乡镇合管所,经审核后集中统一送交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
五、相关事项
1、例:2005年度的保险期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保人员在此期间的住院医药费用可以结报,所有门诊医药费一律不予报销。
2、当年度的医药费用必须在次年2月底前全部结清,逾期将不再给予报销。
3、无出院记录、费用清单或医嘱单的住院费用不予报销;费用清单或医嘱单中未记载的医药费用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不予报销的诊疗项目不纳入报销范围。
4、所有医药费用报销时须提供发票原件,年度内住院1次以上的医药费用须分次按比例结报,不得累加计算。
江苏医院看病报销比例
昨天,记者从江苏省卫计委获悉,江苏作为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出台了《江苏省综合医改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也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今年年底,江苏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利好一
三级医院也要药品零差价
这几年,江苏的医改一直进行着,对于药价,是重中之重。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消药品加价,现在,所有的县级公立医院都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安徽从今年4月1日起,三级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方案》指出,今年年底前,江苏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也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除了要取消医院药价加成,还将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省负责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统一组织、统一平台、公立医院不得采购中标目录外产品,不得与企业进行“二次议价”。
江苏省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大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南京三甲医院的护理标准是一级护理9元/天、二级护理6元/天、三级护理3元/天,护理价格平均仅能补偿实际成本的17%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要真正扭转“以药补医”机制,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利好二
去基层看病报销比例高
目前江苏很多城市的医院都涌来不少附近郊县的患者,实施分级诊疗有利于改善这一现象。,江苏全省基层诊疗人次已占总数的54%,86%的新农合住院病人在县域内治疗,其中最高的县达97%。江苏的目标是力争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形成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分级分类就诊救治模式。
“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改变看病无序、资源不平衡的现象,关键是要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大医院看病,就是一个“难”字,排队难,挂号难,挂专家号更难,但即使如此,很多人感冒发烧这些小病也还是要去大医院看。这无形中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而分级诊疗,就是小病在社区医院就诊,大病才去大医院。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看病,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各施所长,实现医疗专业化。“拉开医保报销、服务收费差距,引导市民到基层就医,在基层报销比例比三级医院高20%左右,基层价格总体水平比县级医院低50%以上。”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将对医保报销政策做出调整,探索建立逐级转诊制度,医保支付政策将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引导建立合理的就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