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计量大学是985还是211
中国计量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该校是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牵头单位。
2、浙江211大学名单(1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浙江大学 |
3、浙江985大学名单(1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浙江大学 |
4、中国计量大学简介
学校建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设有18个学院(部),创办1所独立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1950余人,独立学院普通本科生57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约占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30余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学校现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有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培训中心(杭州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拥有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11个。
学校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服务创新驱动战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71项,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50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63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349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83项。
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质量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20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浙江省第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2017年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排名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第一。
学校全面落实“实践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278项、省奖220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一等奖3项,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9项,数学建模总成绩连续三年排序全国参赛高校前列,2018年获本科组最高奖Matlab创新奖。学校在2014-2018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64位,2018年排名浙江省属高校第5位。近五年学生以独立发明人申请并获授权各类专利3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7项、省一等奖28项。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在23个省份被列入第一批次招生;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97.02%,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
学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和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合作。三年来与滨江、上虞、良渚等地共建大学科技园、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设计学院、创新研究院等,与义乌市签署深化全面合作协议。与省内外近30家市、县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主持和参与5家浙江省产学研联盟中心,与温岭、余姚、安吉等地共建14个技术转移机构,参与共建11个产业技术联盟和地方研究院(中心)。举办290期计量标准质量专业人才培训班,学员超过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