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16 17:35:11

一、双一流大学名单有哪些

42所世界一流大学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包括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序号A类36所所在地
1北京大学

北京8所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南开大学

天津2所

10天津大学
1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12吉林大学吉林
13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14复旦大学

上海4所

15同济大学
16上海交通大学
17华东师范大学
18南京大学江苏2所
19东南大学
20浙江大学浙江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22厦门大学福建
23山东大学山东2所
24中国海洋大学
25武汉大学湖北2所
26华中科技大学
27中南大学湖南
28中山大学广东2所
29华南理工大学
30四川大学四川2所
31电子科技大学
32重庆大学重庆
33西安交通大学陕西2所
34西北工业大学
35兰州大学甘肃
36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序号B类6所所在地
1东北大学辽宁
2郑州大学河南
3湖南大学湖南
4云南大学云南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6新疆大学新疆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95所,不过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3所学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区两地是独立办学,也可以说是98所,以下是具体名单。

序号学校名称所在地
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3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4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5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6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7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8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9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1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2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4外交学院北京
1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6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7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8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9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2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2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23福州大学福建
24暨南大学广东
25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2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27广西大学广西
28贵州大学贵州
29海南大学海南
30河南大学河南
3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3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33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34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35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36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37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3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39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40延边大学吉林
4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42苏州大学江苏
4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44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45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46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47河海大学江苏
48江南大学江苏
49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5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5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5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53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54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55南昌大学江西
56辽宁大学辽宁
57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58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59宁夏大学宁夏
60青海大学青海
61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6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63西北大学陕西
6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65长安大学陕西
66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67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68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69东华大学上海
70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7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7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73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74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75上海音乐学院上海
76上海大学上海
77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78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79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80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81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8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83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84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85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86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87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88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89西藏大学西藏
90石河子大学新疆
91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92宁波大学浙江
93西南大学重庆
94安徽大学安徽
95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二、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一般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0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三、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3个学院,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2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91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33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

截至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87人,其中教授708人,副教授774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入选者27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9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9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0人,其中本科生11336人,硕士生10505人,博士生4406人,留学生1563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