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石油大学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514 | 531 | 18697 | 6014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79 | 497 | 20816 | 5341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57 | 42141 |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16 | 544 | 27909 | 5401 |
辽宁省 | 本科批 | 541 | 560 | 28471 | 7724 |
吉林省 | 本一批 | 537 | 15954 | ||
黑龙江省 | 本一批 | 536 | 19683 |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43 | 37937 |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36 | 32324 | ||
山东省 | 本科批 | 539 | 553 | 64608 | 17563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53 | 557 | 49387 | 11925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14 | 48049 |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09 | 566 | 51050 | 10608 |
广东省 | 本科批 | 489 | 538 | 83795 | 25953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一批 | 525 | 30776 |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95 | 661 | 10400 | 2507 |
重庆市 | 本一批 | 538 | 33576 |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77 | 554 | 50691 | 12080 |
贵州省 | 本一批 | 491 | 34059 |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44 | 29775 | ||
陕西省 | 本一批 | 483 | 529 | 53416 | 11580 |
甘肃省 | 本一批 | 512 | 530 | 18619 | 5824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38 | 6637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本一批 | 476 | 548 | 8796 | 2152 |
青海省 | 本二批 | 413 | 491 | 9133 | 1740 |
云南省 | 本二批 | 522 | 553 | 39281 | 11451 |
贵州省 | 本二批 | 472 | 530 | 43672 | 12690 |
重庆市 | 本二批 | 519 | 532 | 43140 | 12767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二批 | 488 | 506 | 47220 | 12048 |
湖北省 | 本二批 | 500 | 541 | 56066 | 12236 |
江西省 | 本二批 | 518 | 558 | 43286 | 9797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76 | 535 | 43069 | 10251 |
安徽省 | 本二批 | 503 | 553 | 70513 | 17514 |
江苏省 | 本二批 | 343 | 332 | 78785 | 22615 |
黑龙江省 | 本二批 | 492 | 503 | 32391 | 7325 |
吉林省 | 本二批 | 498 | 528 | 24832 | 4722 |
内蒙古自治区 | 本二批 | 435 | 523 | 36081 | 6922 |
河北省 | 本二批 | 511 | 556 | 79828 | 16076 |
二、西安石油大学简介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改厂停办。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
学校雁塔校区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明德校区位于西安市丈八东路,鄠邑校区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西安沣京工业园。学校占地2133亩,固定资产总值27.74亿元,仪器设备总值5.68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现有本科生1.6万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3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各类来华留学生9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7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5万人。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2011年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学校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校”资格,58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7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5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名牌专业。有7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28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近560余人。有二级、三级教授4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0余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人才近40人;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受聘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陕西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以及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和陕西省人文英才等人才9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10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几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有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有32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省级改造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2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个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3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2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5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6个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获批1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600余项。学校坚持石油精神教育不断线,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25年保持在90%以上,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建有2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等7大特色优势科研领域。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近530项;科研总经费7.928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7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60余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近1500篇。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外66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13所大学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美、俄、韩等国大学开展了“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英、德等国大学开展“4+1”“4+2”硕士项目以及博士生奖学金项目;与俄、美等国大学开展“交流生项目”;开展有寒暑期赴美、英、德、法等国的短期出国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被教育部批准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累计培养来自72个国家的留学生6000余人。
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陕西省综治办、教育厅、公安厅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学校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2016年、2018年,学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2013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学校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学校纪委荣获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和“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