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

西汉皇帝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3-09-18 05:03:19

一、西汉皇帝一览表

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刘邦是秦朝的泗水亭亭长(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居委会主任),秦末农民起义,刘邦在沛县斩白蛇起义,后与西楚霸王项羽五年“楚汉之争”而最终夺得天下。西汉的历史为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公元8年(王莽篡汉),刘姓,共历13帝。

1、汉高祖(刘邦),12年;

2、汉惠帝(刘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权),8年;

4、汉文帝(刘恒),23年;

5、汉景帝(刘启),16年;

6、汉武帝(刘彻),54年;

7、汉昭帝(刘弗陵),13年;

8、昌邑王后为海昏侯(刘贺),27天;

9、汉宣帝(刘询),25年;

10、汉元帝(刘奭shi),16年;

11、汉成帝(刘骜ao),26年;

12、汉哀帝(刘欣),6年;

13、汉平帝(刘衎kan),5年;

14、汉褥子(刘婴),3年。

二、西汉王朝十二皇帝在位时间及简介

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一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盈(公元前210年一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刘恭(约公元前192年一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汉惠帝刘盈庶长子。

刘弘(?一前180年11月14日),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一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刘恭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刘恒(前203年一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一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三位皇帝(不含前后少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刘启(公元前188年1月17日一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一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刘彻(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学家。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一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刘弗陵(前94年一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硨、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刘贺(公元前92年亠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膊之子,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一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汉宣帝刘询(前91年一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前74年一前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在位期间,清除霍光势力,重视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形成“麒麟阁十一功臣”。励精图治,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吏治,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神爵二年(前60年),平定西羌,设置金城安置降羌,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纳入大汉版图。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刘询因病崩于未央,葬于杜陵,庙号中宗。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王朝,刘询成为拥有正式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刘爽(前74年一前33年),即汉元帝(前48年一前33年在位),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刘骜(前51年一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爽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一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刘欣(前25年一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一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爽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七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刘衝(公元前9年一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一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爽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刘衝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6年2月4日)刘衝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终年14岁,庙号元宗(后除庙号),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西漢孺子帝

刘婴(公元5年一公元25年),即汉孺子,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于居摄元年三月己丑日(公元6年4月17日)一始建国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岁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

三、西汉皇帝综合实力排名

第五名: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开国皇帝刘邦的四子,虽然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但他确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先后立了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诛杀吕氏,迎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继位之初,国家形势并不太好,财力不足,百姓生活比较困顿!刘恒继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废除肉刑,刘恒的政策方针使得当时经济得到恢复,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统治秩序也比较日益巩固,汉朝从此开启文景之治的盛世,在家庭上,刘恒亲自为自己母亲尝药。非常孝顺。

第四名:汉景帝刘启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在位16年,他最主要的作为就是巩固了皇权,继承和发展了父亲刘恒留下来的好事业,也为自己的儿子汉武大帝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基础,所以汉景帝的地位很重要!关于汉景帝最为人称赞的那就是在位期间积极推行“削藩制”最终爆发了七国之乱,但迅速平定,有效的巩固了皇权,在位期间,勤俭执政,减轻浮水,和他老爹一样主张休养生息,百姓生活得到有效提高,军事上也是比较强硬,防御为主,但是受到欺负时也是积极反击。把他排在第四位最主要的是他生下了一个好儿子。

第三名: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是一位命运多舛的皇帝,其他他的前半生和皇帝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关系,也可以说是和皇族都没什么关系。刘询是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刚出生的时候遭遇了西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事件“巫蛊之祸”。牵扯十万人左右,太子刘据的后人可以说只有襁褓中的刘询存活了下来。

少年时光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等汉武帝快去世的时候他才被写进族谱,接受良好的教育。18岁时继位为皇帝,因为他少年的经历,他深知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这对他管理国家有很大的作用,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恢复农业,任用贤能,重视吏治,清楚霍光势力,对外军事上也是非常强硬,将西域纳入西汉版图,综合国力最为强盛。也是西汉最后一个有庙号的皇帝。排在第三位完全没问题。

第二名:汉武帝刘彻

稍微了解一点西汉历史的人对刘彻绝对不陌生,很多资料都把汉武帝和秦始皇比肩,称:秦皇汉武。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的爷爷、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刘彻接收大汉江山时,汉朝已经建国60年了,国力强盛,国家经济也比较繁荣,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臣服中原王朝的皇帝,多次抗击匈奴,拒绝任何和亲。

最终西域各国纷纷臣服汉朝,汉朝疆土达到顶峰。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外交上开辟丝绸之路,积极对外交流展示中原文化。汉武帝是封建帝王当中最为杰出的帝王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他的业绩对西汉王朝乃至整个封建王朝都影响深远。但晚年的穷兵黩武以及巫蛊之祸给他的伟大人生抹上了污点,不过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积极改成,人生也算圆满!

第一名:汉高祖刘邦

把开国皇帝刘邦放在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刘邦的雄才大略,就没有大汉王朝。刘邦出身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确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一步一步坐上了皇帝的位子。毛主席评价刘邦是封建帝王当中最厉害的。刘邦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

手下集结了众多社会精英,推翻暴秦,建立强汉,登基后消灭异性诸侯王,采用休养生息政策,重农抑商,豁免士兵徭役,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刘邦最大的能力就是知人善任。这个是他成功的必要因素。刘邦是汉文化、汉民族的开创者!是真正意义上统一全国的人,他的高瞻远瞩,他的政治制度对汉朝四百年基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