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安徽省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 、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音乐学 、专门史、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
二、安徽师范大学2019各省投档及最低录取分数线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内蒙古自治区 | 本一批 | 513 | 556 | 17822 | 3495 |
辽宁省 | 本科批 | 552 | 575 | 24224 | 5226 |
黑龙江省 | 本一批 | 559 | 548 | 13930 | 2857 |
江苏省 | 本一批 | 356 | 348 | 50023 | 12002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36 | 572 | 42840 | 9128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46 | 570 | 26970 | 6471 |
山东省 | 本科批 | 555 | 571 | 48616 | 9285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49 | 563 | 53206 | 9701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20 | 560 | 44703 | 7548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13 | 577 | 48188 | 7395 |
广东省 | 本科批 | 510 | 551 | 61660 | 17730 |
海南省 | 本一批 | 615 | 685 | 8122 | 1641 |
重庆市 | 本一批 | 562 | 563 | 22779 | 5763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77 | 561 | 50691 | 9777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52 | 587 | 26412 | 4576 |
北京市 | 本一批 | 535 | 5744 |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525 | 3588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一批 | 547 | 4842 | ||
陕西省 | 本二批 | 473 | 523 | 60156 | 13204 |
云南省 | 本二批 | 532 | 563 | 34886 | 9091 |
重庆市 | 本二批 | 523 | 541 | 41081 | 10381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二批 | 515 | 523 | 35126 | 8674 |
湖北省 | 本二批 | 503 | 547 | 54374 | 10661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92 | 549 | 35631 | 7431 |
黑龙江省 | 本二批 | 480 | 456 | 36216 | 13973 |
吉林省 | 本二批 | 528 | 536 | 17827 | 3988 |
山西省 | 本二批 | 504 | 539 | 34110 | 6342 |
河北省 | 本二批 | 510 | 564 | 80742 | 13316 |
三、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8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94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省“”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9人,13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29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43800余人,其中,研究生49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700余人,留学生26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7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