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园林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科学、网络工程
广东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保护
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简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000余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后,历届学校董事长均由在任广东省省长担任。董事会成员包含有、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贤达为学校捐资兴建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
学校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450人,拥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883人。现有国家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5人,广州珠江科技新星5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16.63万册,电子图书203.44万册,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39个。
学校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本科专业55个(其中,省级以上特色专业9个)。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36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农业部、环保部科技奖各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3个;获得授权专利420项;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59篇,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
九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