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300400,该校地址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学海道38号,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二、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一支以国家授予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天津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教师”“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等为骨干,以毕业于全国名牌大学的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学院有专任教师301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名,硕士学位教师158名,正高级职称10名,副高级职称104名,中级职称129名。学院专业教师中有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179名。
学院拥有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机教学系统。占地60余亩的实习实训区建有校内实训基地20个,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共97个。共有设备6400件 ,设备资产值由2015年的6765万元增至目前的10630万元。学院的金属制品、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钢管生产实训基地得到市“十一五”、中央财政“十一五”、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
学院与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合作共建了罗克韦尔自动化实训中心,与美国通用电器GE公司双方投资2200万元,合作共建了GE智能平台自动化实训中心。学院还与德州仪器(TI)、华为、华三(H3C)、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技术有限公司、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华润万家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用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学院是“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冶金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第六十六所”“天津市技师流动工作站”“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学院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丰富专业教学内涵。在专业建设中,以黑色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五个龙头专业,强化专业群建设,凸显特色。做好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和以环境工程技术为主体的优质专业群对接优势产业建设项目,努力形成符合“一基地三地区”,契合“五业联动”的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集群。2018年学院共开设21个专业,其中新增专业2个,涵盖6大类、10小类,初步形成了多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群。
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近几年,学院承办、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高职专科技能竞赛事,学院200余名学生获奖。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在2017年第八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在2016至2018年度天津市高职专科院校“圣纳•新道杯”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9项。2017至2018年,学院有17名学生在天津市高职专科院校技能大赛中因成绩优秀免试升入了本科学校。
学院注重校企联合,并设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学院与本市几十家国有企业及合资、外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培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年来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8.36%。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企业认可,企业对我院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2%以上。学院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学院迎来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面对关系学院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与挑战,全院教职工奋力拼搏,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与学院共克时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评建工作的全面胜利,顺利达到“通过”标准。
学院国际交流历史悠长。自1986年与德国埃尔夫特地区职业学院建立联系以来,先后与韩国、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友好校际往来。先后派出近30人次教师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瑞典、丹麦、泰国、柬埔寨、韩国等国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学院受天津市国资委和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选派教师参加2013年中美数控机床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学院教师参加 “2016台湾国际发明设计比赛”夺得银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师生跨出国门学习、实践架起了桥梁。
学院设有大学生奖学金、优秀大学生干部奖学金,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在校生。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市政府奖学金、博爱奖学金、白芳礼奖学金等。根据国家关于助学贷款的文件精神,为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指导学生申办助学贷款。学院为贫困学生在校园内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三、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