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南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共同组建。
二、淮南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少儿舞蹈研究中心)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57个专业有在校生,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9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040人,专任教师8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48人;具有硕博士学位人员645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12 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19人。
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近三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立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0项。
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智库;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创新平台,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7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五年来,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754篇,出版专著、教材共49部,获批授权专利529项,获批国家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45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2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4项。学校设有“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合成重点实验室” 、“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学”、“应用经济学”为硕士学位省级立项建设授权学科。
学校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成绩骄人,先后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全国金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安徽省本科高校唯一一个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众多奖项。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学校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5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先后与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大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各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连续四年被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在60年的建设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办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
当前,学校正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服务,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写好学校转型发展的“奋进之笔”,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