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地震,简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动,但完整的解释应该是指在地球内部某处激发的能量波,向上传播到地面时因受阻而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面振动、晃动或破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次地震产生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能量激发、能量传播和能量释放。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水位、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电磁场异常等。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水面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关于厦门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厦门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项。
一、厦门历史上的地震记录。
1879年1月8日,晚九点四十七分地震,震动持续四秒,厦门和鼓浪屿都有震感。
1882年12月9日,晚上强烈地震,福州、福安亦震。
1887年3月18日,下午一时四十五分鼓浪屿和漳州感到一次强烈地震。
1894年6月20日,厦门及鼓浪屿发生一次剧烈地震,在此前两天(即18日)的午后二时左右已有一次轻微的地震。
1906年4月5日,金门海外强震,厦门有感。历十五秒钟稍定,过十几分钟又震,历二分钟始定。
民国6年(1917年)1月25日 台湾海峡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厦门海域海潮退而复涨,渔船多沉没。
民国七年(1918年)正月初三(2月13日)广东南澳?福建诏安外海发生7.3级地震,漳州府志描述:“民房因之倾圮者已有二千余间,居民受伤为数亦众。……有田地因低者裂开二丈以外,即从裂口喷出水泉,旋即复合。云霄县除民房倒坏外,县署大堂全座倒塌”。 地震波及厦门,部分不牢固房屋遭受破坏,有的屋上烟囱倒了,圭(鸡)屿塔尖坠落,后又有余震5次。
1936年8月22日,午后三时地微震,凡玻璃窗、百叶扉未下钩者均摇动,历时两分钟始止,震中在台湾恒春东海中。
1937年6月8日,下午一时十五分地震,震中在莆田兴化湾。
1948年5月26日,中午十二时十二分地震,历时一分钟二十一秒,思明东路、思明南路一带震动颇剧。
厦门地区历史上主要受外地强震的影响,距厦门最近的强震是1906年金门海外发生的6.3级地震,影响烈度为6度,震中距约50公里。
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其次是1918年东山南澳的7.3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
近年厦门有感的部分地震
2007年3月13日10时23分0秒,在福建顺昌发生4.9级地震。厦门市民少数有感。
2007年8月29日7时28分24秒,在福建泉州市永春发生4.7级地震。厦门地区少数人有感。
2007年9月26日23时1分10秒,在福建厦门海域发生3.2级地震。厦门市民少数有感。
2008年7月5日9时36分,在厦门与龙海交界发生4.4级地震。厦门大范围有感。
2016年6月18日9时38分,福建漳州市漳浦县海域发生3.3级地震。厦门部分市民有感。
二、厦门地震带分布图相关知识。
厦门虽处于九龙江断裂带上,但厦门历史上未见灾害性地震。从历史角度看,自明代到解放前历经数百年,厦门史上有资料可查的地震有几十次,甚至多达上百次,但都没有破坏性地震的记录。
厦门地区历史上主要受外地强震的影响,距厦门最近的强震是1906年金门海外发生的6.3级地震,影响烈度为6度,震中距约50公里。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其次是1918年东山南澳的7.3级地震,影响烈度达7度。
三、地震来了注意事项和逃生常识。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震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