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以下是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广州地震带发布的一些信息以及广州历史上上的地震记录相关知识。
一、广州历史上的地震
广州历来是地震的少发区,在象岗山中的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昧都平安度过了2000年就是明证。
广州地震少光顾
赵氏入土约在公元前115年,1983年出土,虽在地下躺了20个世纪,但墓室内各石墙、门及门框基本完整,坑底的石板、夯土层次分明,没有发现沉降、开裂等变动……从整体情况分析,墓体没有经受相当于七级地震的破坏,可见广州地震的次数发生并不多。
史书记录
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地震记录
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当日间地震时,各居民有疑屋塌,有疑盗贼,纷纷奔出街外叫喊,或即鸣鸡(哨子,或警笛)告警。”可见,这次地震连续有余震,破坏力甚大———“西关龙津桥且塌屋三间,压毙刚鬣(猪)数头。仙湖街之太邱书院,震跌墙壁一幅,幸未伤人。十六甫妇孺医院之窗槛,均为震裂。”由于人们没有防备,受伤者也颇多,三角市“有一老者从二楼坠下,撞破头颅。”家中被掉落物件压伤、砸伤者不少,当时是大年初三,人们往往出来饮茶、睇戏,人多之地更是处处混乱:“万益公司天台茶室正当开演,瞽姬座客均惊乱而逃,楼上花盆等物多被推倒”,戏院中的顾客纷纷夺路而逃,十分狼狈,“尤以海珠戏院女座位为最纷乱,妇孺多有因拥挤受伤者。”在地震中最“蚀底”的可能是茶楼酒家,除了很多“沙煲罂罉”、杯盆碗碟打烂、跌崩口不说,茶客“走难”不给茶钱,整条长堤不知损失多少。据1935年《重修六榕寺花塔记》记载“……民国四年地震,塔身与千佛铜柱亦随震而颤动甚剧。柱瓦之间遂生裂缝,雨水时渗内膛,木材日就朽坏,游人攀登辄感危险,追将塔门封锁。”这次地震强度为4.75级,把六榕寺的花塔也震坏了,最终要重修塔身以保游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