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基层党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两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22:09:56

1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永恒课题中,只有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在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才能不断带动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政治能力在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中起着领头、管总的作用。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才能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应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的有机统一,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要看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党的十九大作出了进入的重要判断,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指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是科学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科学。坚持和发展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坚定不移沿着坚持和发展前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通过改革打破“中梗阻”,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避免停留在口头、止步于思想的形式主义。要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中国共产党依靠严明纪律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钢铁般的纪律走向未来。政治纪律是所有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使之成为伟大实践的鲜明特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在最鲜明的特征和首要任务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同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杜绝“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和“事后诸葛亮”的行为。

强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要以思想建党为根本,以从严治吏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以反腐肃贪为重要任务,以严明纪律和制度治党为保障,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政治历练。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基础任务,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加强对的学习。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进行“政治体检”,带头推动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提高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在复杂斗争实践中积累政治经验,增强底线思维,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敢于斗争、敢于碰硬,提高应对风险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亮剑,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弘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使领导经验不断丰富、政治能力不断提高。

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筑牢党的执政之基,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我们从城市社区党建、农村基层党建、非公企业党建入手,探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强起来。

城市社区

:引领治理创新

郭献功(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

从加强党组织建设、构建大党建格局和联建共建机制、切实落实党建责任等方面入手,努力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城市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中,使社区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

统筹运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城市基层党建宣传力度。激发城市社区干部和党员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教育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牵引,指导基层党支部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期进行换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选取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城市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经验,编写典型案例,制作专题片,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介。

加强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孵化引领作用,在社区各类组织、各类单位、各类人群中合理设置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重点推进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网络媒体的党组织建设,通过旗舰带建、点面互建、连片同建、抱团共建、商圈合建等方式,健全城市基层组织体系。围绕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围绕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服务功能,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整合社区信息系统和各类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建立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选好配好城市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好城市社区党支部书记。拓宽选人视野、拓展用人渠道,建立和完善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用人机制,把最优秀最有能力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加强对城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培训,大力推进“班长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班子经常性建设,使班子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激励城市社区基层干部的措施,奖优罚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真心爱护、关心城市社区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分类教育管理党员

针对城市社区老党员增多、下岗职工党员增多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增多的新特点,分层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针对离退休党员的特点,举办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从实际出发,发挥在职党员的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完善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城市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下岗职工、流动个体户、人户分离的党员,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个体协会党组织、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

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精神,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党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研究城市社区的特点,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和化解城市社区各种利益矛盾。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物质载体、组织载体、文化载体,千方百计为群众服务。充分利用城市社区可支配的各种工作资源,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作用提供资源支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积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推动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职权资源向社区下放、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推动人力、服务、管理资源向社区倾斜。

建立健全提高党组织工作能力的体制机制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新思路,使基层党组织具备提高自身能力的内在动力。创新城市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完善联建共建机制,着力推动纵向抓联动、横向抓统筹,全面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党建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规范大工委和大党委设置,建立大工(党)委决策议事制度,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制度,发挥社区党委议事协商的共治平台作用,加强对社区事务的协调和监督,促进驻区单位深度参与区域化党建,探索兼职委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以街道工委、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创新城市社区党员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本领,注重建立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一套工作制度。推动驻区单位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场所和设施向辖区党员群众开放,推动社区党建和社会资源为包括驻区单位党员在内的广大党员群众开放,推动同一街道、社区的各个单位之间资源相互开放。加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场所建设投入以及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和公益服务的投入。

建立党建工作科学评价体系

根据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地位、职能,对不同的城市社区党组织明确责任、细化要求,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简明实用、公开透明的能力测评体系,力求评价准确、客观,把能力评价、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各方面工作本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基层:加快脱贫攻坚刘刚(省社科院驻长垣县芦岗乡浆水李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在扶贫开发的冲刺阶段和关键时期,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党建引领,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脱贫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

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

选派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各级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要结合专业特长、资源优势进行针对性选派和动态管理,做到因村派人、分类施策。纪检部门要对第一书记强化考评问责,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或召回。派驻单位要对驻村第一书记悉心关爱,通过保障基本待遇、脱钩日常工作、优先提拔重用等形式,让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第一书记自身也要牢记职责使命,扎根农村,与基层党员群众同甘苦共奋斗,通过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等多种方式,为所在村找准脱贫增收的路子,以驻村扶贫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刘庄村、裴寨村和西辛庄村等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哪个地方支部建得好、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哪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好。反之,一些贫困村之所以长期落后,主要是因为党支部和村委会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要把建档立卡贫困村中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纳入整顿范围,按照兰考“六步工作法”要求,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下半年村级“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和致富带头人中选拔培养村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把“有公心、闯劲足、敢担当、能致富”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选出来,把少数横行乡里的“村霸”清理出去,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推进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全省组织系统“三学院三基地”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等平台,用李连成、裴春亮这样的先进典型来现身说法、现场教学,增强村党支部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提升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本领。

着力强化党员管理

农村党员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抓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进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制定农村党组织及书记考核办法,建立村支部书记岗位目标星级管理制度,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以培育典型和后进整顿为突破口,推动落后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保障普通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让无职党员也能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推动农村流动党员从属地管理向身份管理转变,通过建微信群等方式,让外出务工党员及时了解政策要求、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意见建议。借鉴贵州“塘约经验”,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挂牌公示、设岗定责、动态考评、表彰激励、约谈劝退等环节,把党员推到农村发展的前沿阵地,党员表现的优劣由村民打分决定,并成为评价党员的重要依据。着力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每村至少培养2名后备干部,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通过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后继有人。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造血功能不足的问题,把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工程,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鼓励各地立足实际,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强化产业支撑,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有本钱”。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服务经济等途径,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普惠金融、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制定具体扶持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建立农村党组织与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纽带,探索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成立村支部引领、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优先动员贫困户土地入股参与保底分红、优先聘用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优先帮助贫困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服务业,通过集体带动、抱团发展,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全面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

针对村级组织运转阵地缺乏和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着力推进基层党建人财物资源向农村倾斜,优先保障贫困村党组织工作需要。健全村级便民服务规章制度,推行县直领导包村、乡镇干部驻村、村干部值班、村级代办员等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推进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不断提高村级便民服务水平。落实提高村级经费待遇,把村级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干部待遇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将村干部的绩效工资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努力形成有奖有罚、奖勤罚懒的工作导向。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每年按照比例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扩建提升,通过统一场所标识和工作制度、建设文化广场、配备文体器材、实施绿化美化亮化、配套便民设施以及设置卫生室、超市、农村电商网点等形式,把单个村室整体提升为村级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以标准化理念搭建“零距离”服务党员群众的有效平台,确保基本服务不出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非公企业

促进健康发展

陈东辉(省社科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推动非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抓好党建工作责任感

使命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截至2017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超过60%。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最有潜力的重要增长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然而,当前一些地方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非公企业负责人担心开展党建工作会影响生产经营,存在“重经营发展,轻党建工作”现象。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党建工作做得好,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大有裨益。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靠基层党组织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个领域贯彻落实,进而增强在非公企业设立党组织的责任感。另一方面,针对非公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进行有效宣传,使他们认识到抓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有利于凝聚人心促发展,进而形成“抓党建就是抓企业发展”的思想共识,增强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形成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要把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格局中来,在县级以上党委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完善党建领导和管理体系,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的制度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联合共建、派驻协建”等多种模式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党员人数较多、党建基础好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实体工作机构和相应的纪检组织。对于行业特征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地域相邻、活动便利的原则,推行行业协会党组织统筹负责的党建模式。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流动党员管理、党组织书记恳谈等制度,规范党组织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确保制度有章可循、程序有条不紊,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规范化。强化非公企业党建经费保障,加大非公党建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党费拨返制度,严格规范党费使用,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持续长久。

拓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渠道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细胞活,则肌体健”。只有每一个“细胞”充满活力,每一名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证党的肌体生机无限,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要立足企业实际,积极拓展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渠道和途径,以“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争做先锋党员、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我为党旗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为党员职工发挥作用提供广阔舞台,使他们成为企业发展的带动者和敬业奉献的践行者。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互联网+非公企业党建”模式,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让党员的事迹和党组织的声音活跃在企业职工经常出现的地方,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党建网络文化,增强企业党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善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现典型、培育典型,选择一批思想好、党性强、技术好、能力强的党员职工,作为“示范党员”重点培养,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达到以模范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推动党建工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具有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政治引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党建工作首先是思想工作。获取利润,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企业党建不能发展企业生产力,不能使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就会被企业家视为花拳绣腿,直至弃置不管。因此,必须着眼非公企业发展,找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协调企业内部利益关系、领导群团组织党群共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机制,发挥好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优化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加强党建工作,解决好企业职工密切关注的重大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职工在得实惠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紧密结合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入企业经济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职工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力推动企业生产发展,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