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2023-09-19 07:41:59

2016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

  在最近的班工作会议上,我们深刻学习了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不平凡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30年,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30年,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30年,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这是新闻媒体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最真实的评价。李保国,用他的30年,将这一一印证。成就了一段秃山披绿,荒岗生金的传奇。

  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

  作为一位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农大老师,是我们的骄傲。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对于刚刚工作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我们不能像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专业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线,但是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助力脱贫,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这样大写的人。

  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高速人,学习工作技能,掌握工作要领,用微笑传递大爱,为司乘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我们宗旨。工作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更好的展现高速人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服务大家,造福你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范文【2】

  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矢志把最好的科研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决定》要求,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3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所有山区县。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河北农大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山区脱贫致富攻坚战,形成了坚实的“太行山道路”。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牢记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忠于使命,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他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080万亩。他独创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他指导“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引导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单是山区土质治理,李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他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一线,干在实处,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李保国同志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不但不从企业、农户拿钱,不占一点股份,而且很多时候,下乡往返的路费、请专家前来培训的费用,他都是自掏腰包。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殚精竭虑,激情奉献,干净做事,奋发有为,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6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范文【3】

  34年,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

  34年,他在专家和农民之间画出了一个等号:每年“务农”深山200余天,李保国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倾囊相授,手把手教,千万农民在他的指导下变成了专家。

  34年,他在自家收入和农民收入之间又画出了一个不等号:前南峪村、岗底村,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在李保国的技术支撑下,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而李保国却甘于清贫,将农民的笑脸视作最大的财富。

  他就是李保国,燕赵楷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近日,河北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半生扎根深山,李保国把自己变成了农民。

  时间回到1981年3月,李保国刚刚大学毕业,就一头扎进了深山。此后34年来,他平均每年在山上“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

  太行山的荒坡成了他的办公室。“旱、薄、蚀、穷、低”,李保国用这么几个字眼描述太行山。

  土层有多薄?“最薄的只有5厘米,深的也不过15厘米,再下面就是石头。”土层薄,自然存不住水,怎能不旱?土壤贫瘠,植被难生,形成水土流失的恶循环,怎能不“蚀”?这样的山,又怎能不穷?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厚土层。”上世纪80年代起,在易县望隆村,在邢台县前南峪村,李保国和同事们展开对山区整地技术的探索。

  经过土地改造,前南裕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当年的荒山乱岭,喜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

  此时,年近不惑的李保国已在山里度过了15个年头,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转绿。

  此后,李保国放心地转移了自己的“战场”。1996年,李保国把家和办公室搬到了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这一住,就是7年。他们开始在这里研究开发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

  在这7年时间里,李保国和同在河北农大工作的妻子郭素萍,一起吃住在岗底,开发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过去的“岗底村”,如今的“富岗山庄”彻底走上了发家致富的爱扬道。

  岗底富了,李保国又开始了新的“攻坚”,这一次他把办公室挪到了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临城县凤凰岭。

  科技之手“点石成金”,10年时间,李保国在这里研发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今,以“绿岭”为品牌的薄皮核桃,已种植20万亩,核桃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

  踏遍太行山山岭岭,34年间,李保国是个农民,更是个专家,他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3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优质品牌产业化技术,带动了河北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34年倾情山区,千万农民变成了“李保国”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

  农民,给他们实用、适用的知识。”34年来,李保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让老百姓都听晕了。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就讲完了。老百姓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李保国教授不仅是我们的科技财神,他还手把手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财神’!”岗底村支书杨双牛告诉记者,因为有了李教授手把手的“传帮带”,目前,岗底已有191名果农获得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100名果农获得中专学历,62名果农就读大专,将来这些人毕业之后,还要读中国农业大学的本科,岗底由人口红利将变成向人才要红利,而这些转变都得益于李保国教授的指点。

  李保国说:“这辈子我干得最过瘾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变成了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一手培训农民,一手培育弟子,据了解,34年来,李保国先后在太行山、燕山贫困地区举办培训班已有800余次,培训人员达9万余人(次),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太行山的科技财神”。

  惟愿化作身千亿,来为太行披绿装

  常年的风餐露宿,让这个看着壮实的老人疾病缠身。“现在,糖尿病、高血压已折磨我10多年了,体力也越来越差,爬山慢了,上树修剪也不利索了。”如今,年近花甲的李保国很珍惜每次上山的时间。

  “河北省太行山区现有宜林荒山荒地984万亩,我们山区治理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实现治理任务。必须有更多的、千千万万的‘李保国’来共同努力,我们才有望啃下这块硬骨头。”

  谈到今后的工作,李保国坚定地说:“下一步,我的工作重心是要把更多的人变成‘我’,培养人才,逐渐建立并完善起一套完整的示范体系。”

  惟愿化作身千亿,来为太行披绿装。采访结束时,李保国说:“全面建小康,短板难点在山区;扶贫攻坚,科学技术是杠杆。山山岭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