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纪委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9-17 18:29:27

纪委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1

  党务、政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需协调办事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评估造成严重后果……类似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在江苏“糊”不过去了。针对“为官不为”现象,江苏各地积极“亮剑”,一批庸懒散拖的干部受到诫勉谈话、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严厉问责。

  制度发威,问责有力,缘于“症状清”“责任明”。10月,镇江市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将“为官不为”细化为12种不作为行为、9种慢作为行为和14种乱作为行为,比如,对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本单位问题不制止、不查处,对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迁就;对按规定应当办理或反馈的各类意见建议、议案、提案和信访件等,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办理、反馈,或不按承诺的整改措施认真执行;监管不严、查纠不力,导致班子成员或下属工作人员有庸懒散拖行为,群众反映强烈等,涉及依法行政、作风效能、廉洁自律等多个方面,便于对号入座,依纪依法处罚。《办法》出台5个月,先后有10个单位和69个责任人因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被问责,其中有6名“县处级”。

  淮安市淮安区则建立各部门“权力清单”、干部个人“必为清单”、监管部门“追责清单”,对照各部门行政权力和干部个人职责,制订“不为”责任认定对照表,明确纪检监察部门督“为”职责,同时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实行权力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理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督实时化,实现权力运行可检查、结果可知晓、责任可追溯。细化定责,堵住了干部赖以“不为”的管理漏洞,该为的事情不敢也不能不为。

  治理为官不为,还需与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挂钩才能更加有力,正面引导干部奋发有为。不少地方已进行这方面探索。例如,泗阳县结合干部工作实绩等因素,建立干部能下能出的分类调整机制,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采取免职、降职等处罚。目前已有12名“不作为”干部被免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镇江市也将问责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奖金津贴、干部任用挂钩,大大提高问责的可操作性。

  江苏将进一步创新绩效考核办法,构建“科学定岗定责,合理分配任务,动态测评管理、综合分析评定”的新机制,对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干部给予褒扬,对庸懒散的干部及时加以惩处。

  纪委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2

  日前,县委办印发了《深化“三严三实”专题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防震减灾局庚即在全局开展“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将“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明确了整治范围和重点,将按动员部署、自查整改、监督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本次专项整治涉及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旨在通过本次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对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再监督,克服党员干部中“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懈怠心态;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行为,引导党员干部把强宗旨、转作风与抓改革、促发展统一起来,革“庸”为“能”,变“懒”为“勤”,除“混”为“为”,促进行政效能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保障十三五规划“一核两翼四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建设美丽新荥经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按照(荥委办〔2015〕79号)文件要求,县防震减灾局领导班子认真对照执行力不强等六类突出问题,深查细找,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实效,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专题整治的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范围对象、整治内容和方法步骤。

  (二)集中教育动员。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了“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通报,传达学习了中央及省市县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活动相关文件和《深化“三严三实”专题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党组书记、局长高志远对本局不作为问题专题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深入查找问题。对照六类突出问题,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通过自己找、相互提、集体议等方式,分层次查找存在的不作为问题。局班子共查找问题1个,并形成问题清单,明确具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四)开展自查自纠。对照问题清单,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局领导班子不作为问题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班子成员按职责分工,对照问题清单,拟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查漏补缺。对照六类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问题再查找。

  (二)强化学习。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开展中央、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再学习,再次提高认识。组织学习市县查处的典型案件通报,警示自己,防微杜渐。

  (三)开展集中整治。局纪检组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不作为问题督查力度,根据自查自纠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明查暗访和监督举报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员和责任领导的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制度建设。在抓问题整改的同时,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固化下来。对本单位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内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纪委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3

  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被学者称为“另类的腐败”。行政主体的行政不作为与乱作为,即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乱”谋其政,其本质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它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和不良影响。笔者就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表象和成因

  行政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比较普遍的违纪违法行为制止不力,导致违纪违法事实长期存在,损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对于危害公共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未能充分考虑大众利益,处理不力,致使国家和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三是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一些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名,关心照顾亲戚朋友和个人利益为实,将国有固定资产廉价出售,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四是对于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或潜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发展经济为名将群众的呼吁置之度外。五是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事务,缺乏主动性,有利争,无利推,以致许多矛盾和问题要等到上级部门出面过问,才能应付解决。六是一些经济职能部门手持经济大权,不从实际出发,不依整体规划和缓急程度,在项目申报审定、经费划拨上做文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立法滞后。法律法规未对行政行为的方式、时效等作出明确规定;有些法律、法规或规章之间出现规范冲突或职权交叉,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无所适从。二是职能交叉重叠。机构设置时缺乏统一全盘的考虑,出现改时紧缩,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合理地设置机构;改后膨胀,无原则地割裂职能、乱设机构,以致出现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三是利益驱动行为。有的为了地方、部门或个人的一点眼前利益而严重损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乃至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四是思想素质不高。有的行政领导及行政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五是监督力度不大。在行政权不断扩张的趋势下,缺少相应的监督措施,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二、防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依法行政教育,提高认知力。要以法律为准绳,强化道德规范,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作为,依法作为。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积极履行行政职责的意识,使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内化为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准则,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力。一要完善立法,减少法律冲突,拓宽行政不作为与乱作为的救济途径。二要建立社会公众举报接访制度以及案件受理调查制度和落实办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增加举报监督的实际效果。三要加大对机关单位行政行为和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建设,切实规范干部的行为职责。四要进一步建立“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考核检查具体量化指标,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约束力。一要强化人大对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作用,加大《监督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二要进一步发挥好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在查办和审理案件工作中的独立性和专门性。三要在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面加强自身对行政不作为的监督。四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4.加大查办惩治力度,增强震慑力。一要增强抓好整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对出现情节较轻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不姑息、护短,严格按规章进行处罚;对构成严重违纪违法的行为坚决追查到底,严厉处罚。二要强化监督机构建设。应关心和支持相关治理机关的工作状况,要在人力、物力、经济、政治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尽可能地减少其后顾之忧,确保工作能正常、有力、有效地开展。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