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中关村二小事件凌晨再发声自责还是塞责

发布时间:2023-09-17 23:23:37

近日,持续发酵的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学生受伤害”事件,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校园欺凌”的轩然大波。学校在继12月10日发布“冷漠”声明后,又在13日凌晨这一新闻传播“冷时段”再发声,“深表歉意”外,还详陈“事发后学校的作为”,同时,单方面坚持认为此事属“偶然发生”,不构成“校园欺凌”。

时间的精心选择、发布内容的字斟句酌,事件各方的复杂心态可见一斑。中关村二小再次发声的内容,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再次质疑,这到底是自责还是塞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副总编辑王健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的声明还需推敲,先是“深深自责”,后是陈述学校“尽职尽责”的调查过程,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自责是否真心。另外,校方和家长现在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使得下一步的解决方案难以达成共识。界定“校园欺凌”,不能仅凭事发一时的表象,更应深入了解孩子间长久的互动关系,搞清事实真相,才是对公众的最好回应。

此外,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周刊编辑室主任赵婀娜认为,校方若是诚心“自责”,就要正确处理“校园欺凌”,应把握“一小一大”,即把对涉事学生的伤害降到最小,把“校园欺凌”的重视程度放到最大。避免一次次的盘问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要减少对涉事学生的负面影响,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而不是歧视;同时,“校园欺凌”是一个关乎千家万户的大问题,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