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泉州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02 02:19:54

泉州小学入学政策年龄最小6岁,小学一年级入学须在年纪在202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即2017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以下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泉州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一、泉州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各县(市、区)教育局、泉州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各市直小学: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2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3年秋季全市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落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

1.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各县(市、区)要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依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照“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划定片区,动态监测学龄人口,完善公平的就近入学管理机制,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

2.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各地要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进一步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精准摸排劝返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抓好劝返复学工作,严防学生无正当理由长期请假造成事实辍学。要组织小学、初中共同做好“小升初”毕业学生去向跟踪摸底,特别是随迁外出学生的升学去向和真实就读情况,确保小学毕业生百分百升入初中。加强学籍管理和监控,严格按规定做好学籍录入、接转、接续等工作,确保“人籍一致、籍随人走”。

3.保障特殊群体入学。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联合残联、乡镇(街道)等开展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摸底登记,发挥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教育安置工作。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不得随意拒收服务片区内能够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各随班就读基地学校、融合教育试点校(园)原则上实行大片区招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积极接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孤独症儿童接受融合教育,大片区范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鼓励接收大片区外的残疾儿童少年。不方便到随班就读基地校就读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可就近在普通学校就读。要科学认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入校就读的,不纳入送教上门范围。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儿童少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入学情况。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按规定报当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持续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

5.巩固提升消除大班额成果。按照标准班额招生,紧盯起始年级班额,严防产生新的大班额和大校额,各县(市、区)小学51-55人班额班级占比与2021年相比力争做到只减不增,积极稳妥应对城区学位供需矛盾,加快增补城区小学学位,妥善做好分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稳步推进“单校片区+多校片区”相结合招生入学办法。

二、严格规范招生入学工作

1.落实“公民同招”政策。各县(市、区)要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的规定要求,统筹调控民办义务教育招生规模,确保各县(市、区)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较去年只减不增。做好民办小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的核准工作,完善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办法。对存在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的民办小学,要视情况核减招生计划。民办小学在学校审批机关管辖区域内招生,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市、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所在县(市、区)未招满且审批机关为市教育行政部门以上的,经申请、审批同意可以适当跨县(市、区)招生,但不得跨泉州市域招生。申请跨区招生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初步核定学校的跨区招生范围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开。

2.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政策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学生相关信息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在市直小学试点实施“小学入学一件事”招生服务改革,各县(市、区)要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小学入学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基〔2022〕5号)精神,尽快建立“小学入学一件事”招生平台,为群众报名入学提供便利。

3.落实教育优待照顾政策。各县(市、区)各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教育优待照顾政策要求,确定优待照顾对象范围,优化细化入学程序,认真做好政策性优待照顾对象子女入学的统筹工作。

三、加强招生入学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招生统筹谋划。各县(区、市)教育局要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市有关文件要求,参照《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泉州市中心市区2023年秋季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意见的通知》(泉教初〔2023〕3号),科学合理制定本年度当地小学招生工作方案。要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和摸底调查,积极稳妥应对城镇化发展、落户便利化政策、“二胎”入学高峰期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学校规划建设工作,有效增加学位供给。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引导家长合理预期。各地招生工作方案要及时报送市教育局。

2.加强招生政策宣传。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小学要加强招生政策解读宣传工作,通过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和报名办法,包括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性质、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报名时间地点、所需材料以及招生咨询服务、监督举报电话等。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小学公布的招生咨询服务、监督举报电话,应安排熟悉招生政策的人员及时接听。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关切,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符合入学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办理,不符合的要给予明确答复和耐心解释说明。要主动会同相关部门排查并整治对规划或建设中的教育设施作误导宣传或含有升学承诺的房地产广告。

3.加强招生风险防范。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小学要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协调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往年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深入调研,提前做好招生舆情应对和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对今年招生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化解,严禁推诿和上交矛盾,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4.加强招生工作监管。各县(市、区)各学校要严格遵守福建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加强招生工作监督,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畅通举报渠道,认真核实群众投诉事项,严肃查处顶风违规招生及乱收费行为。要将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辖区内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监管不到位、履职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切实营造规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泉州外地人小孩上学条件要求

一、外地户口小孩入学条件是什么

1、外地户口小孩入学条件如下:

(1)父母至少一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务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本地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另一方为非本地户籍的;

(3)在本地有稳定的住所;

(4)符合本地规定的入学政策年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二、异地入学需要哪些材料

1、父母户口簿或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父母与务工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

3、父母住所证明材料;

4、经商人员须出示工商营业执照,纳税证明材料;

5、一年级入学需提供儿童预防接种卡,七年级入学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三、泉州入学报名材料有哪些

1、办理小学入学需要以下三种手续向学校提供报名所需的各种材料;学校审核证件并存档备查;经学校审符合条件的,给予办理报名登记手续。

2、一年级入学报名需要哪些材料如下:家庭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适龄儿童身份证(原件、复印件)。适龄儿童的体检表。

3、房产证、户口本、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新生报名入学需要家长提供房产证、户口本、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件。

4、档案材料:需要提供包括小学档案、身份证、户口簿、出生证明、体检证明等在内的各种证件和资料。其他证明材料:一些学校还需要学生提供其他证明材料,如出生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