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十三五创造新生活手抄报设计图片】
手抄报内容: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将聚焦于“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将在本次会议勾勒绘就。
“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即将启程。这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承载着广大民众无数的期待。当前的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在这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未来中国将往何处去?随着蓝图在会议上绘就,这个国家、每个人的未来将翻开新的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十月释放的信号,将为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更加强大的信心。
宏大的命题,集聚着无数微观而具体的期待。毕竟,国家的命运联结着个体公民的命运,中国的前途又攸关着世界的前景。那么,当我们热切关注“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时,我们又该关心些什么呢?透过10月26日人民日报署名任仲平文章《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投射的信息,或可洞见“十三五”思考和谋划的轨迹和脉络。
首先你应该知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
在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制定好这特殊而又关键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至关重要。?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意味着这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
其次你还要知道,“十三五”将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中国。
“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约30%来自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三五”规划还关乎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全球经济能否从扭转颓势而复苏向前,作为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中国不仅正在逐渐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更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开放的经济体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因而,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十三五”规划不仅要擘画未来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也将对完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你也要知道,今天的中国,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
“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这些来自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课题,都承载着厚重的民意期待,也是急切等待破题的民生难题,更是未来要集中攻克的难关。而这些命题,想必会在“十三五”规划中有显著体现。
此外你更应该知道,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口。
在此情境下,对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把握显得尤其重要。建立在对“十二五”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上,建立在对中国具体国情的准确体察上,以对发展的深入思考做出了深刻回答,“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它意味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即将走进又一个发展周期。“十三五”规划如何叙事,决定着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将会讲述怎样的中国故事。关注“十三五”规划,就是关切我们的未来。
十三五十个明显突破行业
“十三五”期间需要在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
一是保持经济增长。
“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将完成三个转变:从主要靠投资、出口变为“三驾马车”协同带动;从主要依靠工业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
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将改造传统行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并积极培育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将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和管理等领域全面推进创新。
五是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
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当下的薄弱一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中国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
七是协调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经济战略,未来,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政策重点。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九是民生。
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
十是扶贫开发。
对于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的工作。各地采要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