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9月上旬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已进入倒计时,大家想不想知道如何放假呢?
关于G20峰会全城放假通知:未公布!
据浙江政协消息称,G20峰会的脚步一天天临近,杭州的交通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届时杭州将怎样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转?6月1日至3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加元、王建满、汤黎路分别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就G20峰会交通建设与管理情况在杭州进行实地视察。
陈加元一行首先来到杭州火车东站。一场暴雨并没有减少车站的人流。作为亚洲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里目前已成为拥有铁路、公路、民航、公交、地铁等多种运输方式交汇互通、无缝对接的综合性运输枢纽。委员们对此纷纷点赞,同时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知晓度,做到文明出行,当好东道主。
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工程是G20峰会交通保障重点项目。目前,这里的公路高架主线已正式通车。看着高架下在雨水浸润中更显碧绿的草坪,虽然雨打衣衫,委员们仍细致察看,驻足赞赏:“作为‘省门第一路’,这条路是峰会期间世界各地来宾感受杭州的首个‘窗口’,意义重大。”
在G20峰会交通保障综合信息中心,各大交通枢纽、主干道的交通情况跃然屏上。委员们在感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之余,认为在大数据助力智慧交通建设的同时,还要完善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强部门之间的整合、协作。
铺满鲜花的西湖大道,会吸水的密渡桥路人行道,能自我浇灌、自给自足的生态墙……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给杭州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委员们建议,与城市颜值一起提升的还应有市民的文明素质。
王建满一行对杭州城区绕城高速及主要入城口进行了实地视察。
入城口,可谓G20峰会四海嘉宾进入杭州的“第一印象”,也是城市最直观的“门面”和展示窗口。自4月以来,杭州市对分布在绕城、沪杭甬、杭新景、杭金衢、杭微等高速路的33个主要入城口进行综合整治,目前整治工作接近尾声。
“33个入城口,就是33道不同的风景。”细雨中,绕城高速南庄兜入城口的樱花林风景大道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视察时,委员们欣喜地看到,在杭浦高速杭州北入城口和彭埠入城口,多年形成嘈杂拥挤的物流厂房和违章建筑,如今已被大片绿地取代。在绕城高速龙坞入城口,昔日杂乱的留泗路两侧,如今已成大花园,与另侧的风情小镇、千亩茶园形成一片绿海,成为市民拍摄婚纱照的热门新景点。在绕城高速转塘入城口,绿化景观点新增杭州最大的LED展示屏,将江南园林特色融入其中,成为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风景。
道路是城市最好的代言人。汤黎路一行来到紫之隧道建设工地。该隧道是国内最长的城市隧道群,目前已全线贯通。通车之后,杭州西溪一带与之江转塘之间将只需15分钟。“线路距离长、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真是了不起!”委员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连声称赞。在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G20峰会期间,改造完成后的紫金港路将挑起杭州城西交通出行的大梁,半小时即可实现从城西至钱塘江边的“地下穿越”。更让委员们感动的是,由于工程紧、任务重,项目部实行24小时工作制,工人们都在“地下”就餐。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于2008年3月建成,是目前国内首创、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在城市公共自行车调度中心,委员们听说G20峰会之前,将推出差异化服务试点,实现“扫码租车”功能,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出行需求,纷纷拿出手机详细了解该功能的使用。
6月3日下午,由陈加元、王建满、汤黎路带领的三路视察组汇合在一起,就“G20交通建设与管理情况”与杭州市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
要加快工程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并重,加强精细化管理;打造立体化、多层次、便捷换乘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发展智慧交通,加快建设互联互通、高效畅通的交通运输体系;深化细化峰会交通服务保障方案,开展交通服务系统培训,完善应急保障预案;注重资源整合,建立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和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峰会交通运输保障服务经验……委员们结合实地视察,围绕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改善交通服务争相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们表示,承办G20峰会是为党中央赋予浙江、赋予杭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加快推进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次历史机遇。杭州市委市政府坚定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为要求,全市动员,全力以赴,全民参与,全面借势,各项筹备工作定位准、力度大、措施实、作风优,成效明显。
陈加元在主持座谈会时充分肯定杭州市已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峰会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交通设施建设要保时保质,环境整治要从严从高,交通服务保障措施要落实落细,既要服务保障G20,又要以此为机遇加快发展,真正建设现代化的大交通,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