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学院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团泊校区、河西校区。
一、天津体育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
团泊校区: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河西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
二、天津体育学院简介
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8月。当时,根据中共河北省委“10-15年普及高等教育的方针和适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为准备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由原天津体育学校、石家庄师范学院体育系合并,同时在全省抽调优秀运动员,组建天津体育学院。学院的任务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和部分高中及大学的体育教师及较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1967年1月,天津市恢复为中央直辖市;1969年10月,天津体育学院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管辖。
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同时,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如陈家琦、马喻、牛兴华、柴文秀、刘世藩、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
学校团泊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占地面积1115.7亩,各类校舍建筑总面积约38.86万平方米,于2017年11月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9千余万元。学校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近1.78万平米,现有纸质文献馆藏总量44.2万册,纸质期刊851种,拥有数据库45个,电子图书总量104万余册,电子期刊总量127万余册。
学校已为国家体育和教育战线培养了3万余名受到社会欢迎的应用人才,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省市劳动模范、国家队教练员和金牌运动员。学校在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普查与评价、运动能量代谢、中国人骨龄发育标准、体育情报、体育法制建设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学校现有18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医学6个学科门类。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验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939人,博士研究生68人,硕士研究生1274人,来华留学生67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5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57人,具有副高级职称12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86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创新团队3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8人,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5人。学校现有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4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7人。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2013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殊教育专业获批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等5个专业被批准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学、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市场营销、特殊教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被批准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我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四个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特殊教育、新闻学专业先后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精品课程,8门天津市精品课程,2门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4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9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被授予“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1个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天津市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为“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2001年以来,我校教学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另有10项教学成果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项教学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2013年至今,我校共获国家级、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0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