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南宁市按照“治水、建城、为民”的总体工作要求,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有序地推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完成了一批示范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效果逐步显效。2017年4月,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中,总体评分名列全国第三。4月20日,实地考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示范区总面积54.6 平方公里,计划安排项目203项,总投资87.71 亿元,试点建设周期为2015~2017年。试点建设目标为:示范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示范区内竹排江、南湖、五象湖水体消除黑臭,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总体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试点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和南宁市2015~2017年三年的城建计划,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计划项目总数为203项。截至目前,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共收录项目220项,其中已完工126项,正在建设67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7项。海绵城市试点建成区域面积为33.91平方公里,占示范区总面积的65%。完成项目总投资87.86亿元,15亿元的中央海绵专项资金已完成拨付10.4亿元。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既定进度推进。
示范区内共有黑臭水体5个,总长度为16.9公里。截至目前,在海绵示范区范围内,已累计完成那考河及竹排江下游两岸共104个直排口截污整治工作,5条黑臭水体已全部达到阶段性治理目标(消除黑臭)。
■主要成效及亮点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完善理论的过程。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南宁市本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探寻海绵城市建设内涵、摸索海绵城市建设途径,通过推进“五个结合”,落实“四个保障”,逐渐形成了具有“南宁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五个结合
1.推进“点”“面”结合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是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中最大的示范区,共安排项目203项,覆盖了水生态修复、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和排水管网六大类型。根据试点区域内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用地空间布局等要素,将示范区划分为25个汇水片区。项目即“点”,片区即“面”。
将“点”“面”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考虑,强化连片效应,扩大海绵建设整体效果,目前主要建成了三大海绵城市建设片区。一是那考河(植物园段)片区。片区以那考河(植物园段)流域治理为主线,通过对广西药用植物园、烈士陵园及周边小区、道路的系统化海绵建设,形成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的连片海绵区域。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和协调机制,提高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削减片区面源污染、区域输入性污染源和水体内源污染,重点解决了河道黑臭、行洪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二是石门森林公园-青秀湖-青秀山片区。将片区内倚林佳园、右江花园等小区与石门森林公园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系统性地进行海绵化设计和改造。每年进入明湖的水量共计83.14万立方米,其中雨水收集量为35.84万立方米。园区全年需水量为23.5万立方米,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20.5%,每年向下游民歌湖补水56.37万立方米。青秀山风景区规划面积针对青秀山生态退化、雨水资源无法利用、邕江抽水灌溉成本过高等问题,在兰园、樱花园、桂花园、营造林等项目中推进海绵化建设,采取雨水湿地、跌瀑曝气、生态停车场等措施净化雨水,净化后的雨水回用于生态补水、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目前,兰园每年可利用雨水1.1万吨,节约邕江抽水电费120万元。三是南湖-竹排江-凤岭片区。该片区属于竹排江干流流域,面积约3408.36公顷。本片区既是南宁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是开发建设强度最高的片区。为了解决该片区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及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以管网改造、清淤及修复,以两岸截污为关键点,实现直排污染减量化、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在南湖片区、七星路桃源片区及凤岭冲沟片区全面展开管网排查工作,对流域内发现错接混接的市政排水管线、小区排入市政排水管总排口进行整改,部分有空间的区域采取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措施,同步推进管网清淤、管道和井座修复等工作。同时,大力推进竹排江两岸未截污排口的截污整治、溢流井升级改造以及江水防倒灌处置工作。同时建立监测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在线监测海绵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效果。
2.推进“水”“绿”结合
南宁市有“中国绿城”之美誉。为使城市更加生态宜居,南宁市努力推动“水”“绿”结合。“水”方面,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治水”工作中。邕江是南宁市的母亲河,在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中,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努力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景观带。在城市内河的黑臭水体治理中,融入“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理念。那考河综合整治,通过“上游截污、划定禁养区,对建筑与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河岸排水口污染控制,新建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生态岸线建设,生态补水工程,河道行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系统性措施,解决了原来单项工程、分段治理模式不能实现的面源污染控制、河道水量保持、河水循环补给等问题。示范区内黑臭水体总长度为16.9公里,目前已完成104个直排口截污整治、黑臭水体全部达到阶段性治理目标(消除黑臭)。力争今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建成区99.4公里黑臭水体整治任务,2020年底实现整体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的目标,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Ⅳ类,让城市内河的水“活”起来、“清”起来。“绿”方面,南宁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47.66%,建成区绿地率37.12%、绿化覆盖率43.1%。南宁市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地布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对雨水进行消纳、净化和利用,尽可能让有绿化的地方就有海绵。如青秀山兰园,自然山体的绿化是第一道天然的“雨水过滤净化器”,雨水经过消能后,有意识地引入绿地,通过“渗、净”措施达到消除面源污染目的。在绿化植物的选用上,对90种乡土树种进行耐水性实验,植物涵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通过耐水和耐湿实验,选择出一批如美丽异木棉、亮叶朱蕉、花叶良姜、金凤花、马尼拉草等耐湿植物,编制《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推荐目录》,为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应用方面提供了技术指导。
3.推进“新”“旧”结合
根据片区建设开发情况,将片区分为新区和旧区。新区建设以目标为导向,重点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性指标。如五象新区是南宁市规划建设中的全新城区,片区以保障水生态为主,结合示范区内建筑与小区及雨水回用设施的海绵化建设,整体实现片区内的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旧区建设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片区内的水体黑臭问题和内涝问题。如内涝整治,南宁市遵循发现一个消除一个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障市民的出行方便和安全。一是通过完善雨水管道建设,增加低洼处雨水口;加强人工巡查,清通管道等日常维护。二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内涝。结合“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通过把源头的场地雨水慢排、转输过程的道路管道整治及末端的河道治理串联起来,系统治理内涝。三是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内涝的预警监控,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4.推进“里”“面”结合
“里”方面,南宁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2.6毫米,合流制截留管道溢流频繁,同时合流制排水管网比例高,严重威胁城市水环境。南宁市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更新,对现有合流制地区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如对民族大道、七一总渠、凤岭冲沟流域的共300余个排水管错接点进行改造,正本清源,确保竹排江水质。涉及城市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面”方面,充分结合林景观效果对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如那考河的前置湿塘变身为花类品种丰富的湿地景观,在确保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景观的需求。“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5.推进“软”“硬”结合
在完成海绵城市“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软件”方面建立了市区防涝预警监测信息系统、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内河防汛预警系统三个系统,实现了从空中?地面?地下管道?河道多位一体的内涝预警监测智慧化管理。如南宁市市区防涝预警监控信息系统作为全国首个建成验收的海绵防涝信息系统,实现了南宁市城市防涝信息化建设里程碑的跨越,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实现防涝应急工作智能化,借助系统获取气象、水文、交通、内河、路面、管网等包括视频、水位和流量的实时信息,为现场处置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水位超限立即报警提醒,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二是实现科学高效的防涝指挥体系一体化,在应急调度方面,实现了事前应急预案管理、物资人员管理,事中启动预案、人员布防、利用在线监测或现场上报涝情、涝情信息发布共享;事后进行一雨一报总结、涝情回顾、工作考评以及应急预案优化。通过信息的汇聚共享,提高城管、交警、气象、水文、建设等各部门间的实时联动效率。三是实现防涝监督考核精细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全程工作记录,同时对汛前排查、预案准备、物资落实以及后期总结、整改等进行跟踪、督办。四是实现防涝信息公众服务品质化,运用微信、门户网站等平台,将年度内涝点信息、历次涝情实时情况(包括内涝区域、积水深度等)及时向市民发布,同时还与交警部门充分协作,利用市区道路交警诱导指示系统发布内涝实时信息。
同时,南宁市将加快竹排江流域(含南湖)水质、水量、降雨等多因素计算分析模型、南宁海绵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
●四个保障
1.组织保障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体制机制方面,南宁市在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中走在前列。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并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直属部门,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主任,由常务副主任、分管副主任管理日常事务,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兼副主任;落实了人员编制,把临时平台变为“永久建筑”。二是落实计划安排。制定《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计划,落实项目建设内容和时间节点,将建设项目纳入年度城建投资计划,落实资金。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每年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细案,将市城管、住房、林园、教育、城区政府等各部委办局作为责任单位,明确分工。通过攻坚方案,将各项目的推进督察工作分解到市海绵水城办各分管领导职责范围,做到“分田到户”,逐个突破。
2.技术保障
南宁市以“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为原则,扎实推进系列规划编制。一是突出规划的务实性。高标准编制《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南宁市水环境等现状分析,将建设生态、弹性、活力的海绵城市确定为南宁市试点的总体目标,制定了水生态恢复、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水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完备、显示度6项分项目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21项指标,重点解决水环境污染、蓝绿生态空间减少和排水(雨水)安全等难点问题,力争近期示范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6毫米),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以SS总量去除率计),极大提升了规划的可操作性。二是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编制了《南宁市海绵城市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现状区位、排水体制、面源污染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逐级分解到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各个方面,实现示范区控规全覆盖。制定、修编《南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海绵城市专篇(2015~2020)》等10项专项规划,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同时,配套出台了《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9个技术标准规范,在土地招拍挂、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全面覆盖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和指标。通过总体目标和细化目标的相互衔接、目标任务和技术标准的相互支撑,构建了总规、控规、专项规划、技术标准规范等完备的规划体系。三是凸显规划的创新性。注重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新一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0项专项规划的全过程,把海绵城市建设融入生态保护、四区划定、水资源、水系布局、绿地系统、功能分区、环境保护、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中,在“两证一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中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和要求,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制度,解决规划的片面化、碎片化问题,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城市开发建设的各环节。
3.政策保障
相继出台《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鼓励立体绿化实施办法》、《关于印发南宁市PPP项目工作流程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一是积极推进PPP模式和EPC模式。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大力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全范围放开包括设计、施工、建材在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各个市场。如那考河片区海绵城市项目引入社会资金11.9亿元,从河道治理、截污治污、河道补水、景观环境、海绵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建设,是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也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和财政部“PPP模式”双试点的样板。推进EPC模式,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进行打包建设,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交付,提高前期手续办理效率,确保整体进度和质量。2017年共将113个小区及市直单位分为19个项目包开展海绵提升综合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28588万元。二是完善的资金保障政策。成立了由财政、发改、规划、住房等部门组成的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组,将建设资金纳入市级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制定了《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对社会资本投资的项目,在满足面积及相关指标要求的情况下,最高予以每平方米30元的补助。
4.日常工作机制保障
一是强化协调推进。利用市人民政府、市海绵水城办、各责任单位三级协调平台,建立例会、专题会等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项目现场协调推进会,让存在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建立完善项目信息的“周”报送制度,实现项目进展的动态掌握,并进行张榜公示。二是强化质量监管。紧扣“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三大关键环节,严把项目质量关。在设计期间,对项目进行技术审查及指标把控,避免出现“不达标”或“假海绵”项目;对在建项目,委派咨询机构技术人员走访施工现场,指导施工要点;对完工项目,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进行“问题拦截”,重点审查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设施的施工是否符合规范标准,透水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排查及效果评估,实现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严格把控。 三是强化宣传培训。持续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宣传进学校、进小区、进公园“三进入”活动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微信、展板、公交车站牌、出租车顶灯、城市商场大型电子屏幕等载体开展多渠道宣传。与各级媒体联动,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节目)对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做了专题报道。四是强化跟踪评估。建立动态调整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定期对三年实施计划“回头看”,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项目进行定期综合评估,及时调整或新增各分区项目。五是强化督察问责。对海绵建设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督察督办和问责问效,列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市海绵水城办对实施进度相对滞后的单位发提醒函,对严重滞后的单位发督办函,对督办后整改不理想的单位进行约谈,对约谈后再不改进的从市“两重两问”办(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问职问责)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层面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