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什么档次级别的大学

发布时间:2023-09-14 01:05:04

1、成都理工大学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属于理工类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学校。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本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初期,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

成都理工大学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什么档次级别的大学

2、成都理工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初期,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12月26日,我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 学校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2887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000亩,校舍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267人,其中本科生30392人,全日制研究生560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19人。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学校有7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其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4门。 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第四纪地质学,材料学,核技术与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应用数学)。有2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地质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454人,其中,有教授(级)338人,副教授(级)729人。特聘中国科学院刘宝珺院士为名誉校长。柔性引智高端专家(院士)58人。截至2021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的152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的447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保厅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0年,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54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省级政府奖和社会力量奖近926项(次);获得授权专利1920余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川藏铁路、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学校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校级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学校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展演类作品一等奖8项,连续3届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学校10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4次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获中宣部、团中央表彰15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3项,国家级铜奖10项,省级金奖26项。在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获省一等奖26项;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银奖1项,省一等奖13项;在各类大学生体育赛事中获得全国奖励133项(次),省级奖励264项(次);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中获得奖励728项(次)。 学校拥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岩石、矿物、矿产、宝玉石和观赏石等6万余件标本。现与成都市在校区内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现有3个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257.6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0个,电子图书259.7万册,电子期刊4.8万种,形成了以地学、能源、环境等学科文献资源为优势,以理工文献资源为特色的多科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学校档案馆管理规范,达到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学校主办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6种,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种,CSCD核心期刊2种。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7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历次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入选2011-2012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2016年,学校获批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学校入选2018年度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 学校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近21万名优秀人才。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专家,其中有两院院士4人(刘宝珺院士、多吉院士、王成善院士、崔鹏院士)。一大批毕业生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勘察、地质、石油(能源)等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出色业绩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当前,学校以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部、省、市、校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上,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力登攀,为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2021年5月

1、全国985大学一览表(39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四川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大学 兰州大学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2、全国211大学一览表(112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海南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兰州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3、全国双一流大学一览表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外交学院:政治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福州大学:化学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河南大学:生物学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湘潭大学:数学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暨南大学:药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海南大学:作物学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西藏大学:生态学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生态学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齐鲁工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厦门华厦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和录取顺序,如何填报志愿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录取规则和顺序是什么 高考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3、成都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核技术与应用、材料学、第四纪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岩土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地质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信息工程、测绘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工与制药、石油工程、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探)、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建筑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法学、园林、新闻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重点学科 7 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 省部级重点学科 17 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核技术与应用、材料学、第四纪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岩土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8 核工程与核技术、地球化学、地质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4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8 信息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工与制药、石油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土木工程
5 省级特色专业 12 电子商务、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工与制药、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石油工程
6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7 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探)、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0 建筑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8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法学
9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园林
10 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新闻学

4、成都理工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8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
2 省级(直辖市) 12 石油工程、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化工与制药、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商务

5、成都理工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成都理工大学开设专业有软件工程(中英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办学)、工商管理(中英合作办学)、会计学(中英合作办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药工程、化学、日语、翻译、英语、市场营销、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广播电视学、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环境设计、社会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建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会展经济与管理

成都理工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中英合作办学 软件工程(中英合作办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办学) 本科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办学) 本科
会计学(中英合作办学) 本科
生态环境学院 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 本科
测绘工程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地球化学 本科
地质学 本科
地球物理学院 地球物理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空间科学与技术 本科
勘查技术与工程 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科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科
工程力学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 本科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 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
管理科学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化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日语 本科
翻译 本科
英语 本科
商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投资学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学 本科
表演 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文法学院 社会学 本科
法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 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风景园林 本科
园林 本科
城乡规划 本科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