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发布时间:2023-09-17 04:54:22

1、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西华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办本科学校。根据西华师范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高校,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西华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进学校的强校事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是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确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和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是全省首个被授牌“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的省属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学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现有81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中国史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个;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等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及川东北航空模型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学校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史学专家赵吕甫、龙显昭,哲学专家李耀仙,遗传学专家汤泽生,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中国隐翅虫分类研究专家郑发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800余人。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四川省“天府”、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荣誉称号的有100余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口碑好。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承担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400余项、省级800余项: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3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70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5万余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地方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57项,省部级项目27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84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23篇(化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学校在2020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居内地高校160位),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632篇;出版学术专著250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奖、科技成果转化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8项;国家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南充、德阳、泸州、遂宁、巴中等地方政府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日本千叶大学(ChibaUniversity)、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台湾师范大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学术科研交流、教师互派访学、学生交流等项目;在巴中、德阳、营山、南充等地组建附属中学,牵头成立了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联盟,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等14所四川省名优小学共建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合作协议。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多次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全国调查研究项目;与地方政府就基层治理、川陕苏区党史研究与宣传、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地方立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投资建设了唯一一所由高校参与建设的50BiN中国节点望远镜,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了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学校环境优美,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建有北湖、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0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4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5个,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阅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治蜀兴川生动实践,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59”战略,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推四川教育“鼎兴之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3月)

全国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学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 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理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一).四川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2023年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参考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四川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1、2023四川高考志愿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查看更多

(二).2023年四川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四川高考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2个平行第二志愿,本科提前批设置一个预科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批、对口招生本科和专科均设置9个平行的第一志愿。一、2023年四川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一、四川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梯度建议:“冲”的梯度填1个学校,“稳”的梯度填5个学校,保的梯度填3个学校。二、四川高考:本科二批志愿可填9个学校,...查看更多

(三).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排名哪家好,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http://www.juzhiyuan.com/网站、高考ai志愿助手官网等。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给出的指导和规划建议至关重要,考生要注意观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填报机构哪个比较好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一、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哪个比较好很多家长在寻找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根据往年的数据统计,99%的四川家长和考生都会选择线上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四川高中高三班...查看更多

(四).四川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2023本科压线生怎么填报志愿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最低多少分可以考上本科大学是考生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四川考生压线可以上的本科大学名单及分数线一览表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四川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1)四川理科压线二本大学2022年四川理科二本线为426分四川理科二本线10分以内的公办大学有闽南师范大学、赣南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其中,四川理科分数线最低的公办二本大学为甘肃...查看更多

(五).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填报,开始结束时间安排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一、四川高考普通类志愿填报时间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四川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四川其余本科志...查看更多

(六).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官网入口: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一、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官网入口四川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sceea.cn/二、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查询招生计划及填写章表:填报志愿要以四川招生考试的招生计划和拟填报高校招生章程为依据。招生计划也可在“计划查询与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网址:https://www.sceea.cn/)进行查询。考生查询到所需计划之后,填写报考意向批次及模块的志愿章表进行备用。2、...查看更多

(七).2023年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后多久填报志愿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1、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查看更多

(八).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附填报指南及技巧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不仅要考得好,志愿还要报得好。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小编整理了关于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样本模板、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四川高考志愿表模板志愿序号院校信息专业信息专业调剂操作院校志愿1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院校志愿2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院校志愿3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查看更多

(九).2023年四川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志愿填报在高考中至关重要,因此大家非常想了解2023年四川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几个学校以及几个专业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2023年四川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本科一批可以填报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本科二批可以填报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具体内容大家要密切关注四川官方发布的消息。1、四川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可填9个...查看更多

(十).2023年四川填报高考志愿时间什么时候,各批次开始和截至时间段安排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还未开始,预计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在6月下旬开始填报,具体填报时间参考以下文章内容,另外大家要及时关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一、2023年四川填报高考志愿时间一、四川高考普通类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四川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四川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四川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17:00。...查看更多

(十一).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及时间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四川高考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17:00。下面整理了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和填报流程,供各位考生及家长参考。一、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1、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查看更多

(十二).2023年四川高校志愿填报网站官网入口

西华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一、四川高校志愿填报网站官网入口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官网登录入口:https://www.sceea.cn/二、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考生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一般来说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新高考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查看更多

3、西华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西华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工程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体育教育、教育学、专门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理论物理、有机化学、历史文献学、高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理论、动物学、中国古代文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生物技术、音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历史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心理学、环境科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ESI全球前1%学科 1 工程学
2 国家级特色专业 7 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体育教育、教育学
3 校级重点学科 4 专门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教育学
4 四川省重点学科 9 理论物理、有机化学、历史文献学、高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理论、动物学、中国古代文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
5 省级特色专业 16 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生物技术、地理科学、音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物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心理学、环境科学

4、西华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6 教育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
2 省级(直辖市) 11 环境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历史学、教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地理科学、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

5、西华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西华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有科学教育(师范)、化学(师范)、应用化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园林、园林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艺术设计(装饰)、播音与主持、工程测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与审计)、广告艺术设计、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会计电算化)、汽车电子技术、音乐教育、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分析检验技术(工业分析检验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学、音乐表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天文学、材料物理、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法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网络空间安全、翻译、英语(师范)、日语、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师范)、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育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文、英文)、会计学(中文)、电子信息工程(英文)、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师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含免费师范)、服装与服饰设计、绘画、书法学

西华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化学化工学院 科学教育(师范) 本科
化学(师范)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园林 本科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园林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专科
艺术设计(装饰) 专科
播音与主持 专科
工程测量技术 专科
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与审计) 专科
广告艺术设计 专科
商务英语 专科
旅游英语 专科
市场营销 专科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会计电算化) 专科
汽车电子技术 专科
音乐教育 专科
学前教育 专科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专科
分析检验技术(工业分析检验技术) 专科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中文 专科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专科
音乐学院 舞蹈学 本科
舞蹈表演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地理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测绘工程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商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物理与天文学院 天文学 本科
材料物理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数学与信息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 本科
学前教育 本科
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外国语学院 翻译 本科
英语(师范) 本科
日语 本科
商务英语 本科
历史文化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本科
历史学(师范)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秘书学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科
播音与主持 专科
新闻学 本科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 本科
心理学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国际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文、英文) 本科
会计学(中文)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英文)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本科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体育教育(师范) 本科
运动训练 本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美术学(含免费师范) 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绘画 本科
书法学院 书法学 本科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