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部分理性的考生家长和清醒的考生,善于从人生发展、命运抉择的宽阔视野来看待高考,从而在根本上准确把握高考。换句话说,只有树立正确而良好的“大人生观”,才能更好地树立高考观。高考结束后选择一所好的大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高考升学网帮大家整理了高考530-540分能上什么大学的名单列表。
一、高考530-540分能上什么大学
2022年高考530-54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天津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外合作)、上海商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西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具体完整院校名单见下表。
考生所在地 | 学校名称 | 考试科目 | 录取批次 | 录取分数线 | 对应位次 |
四川 | 天津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19 | 84992 |
安徽 | 青岛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19 | 63100 |
安徽 | 上海商学院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19 | 63199 |
安徽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19 | 62674 |
四川 | 四川师范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0 | 83978 |
安徽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0 | 61948 |
四川 | 西华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山东科技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陕西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大连海事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东北林业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常州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福建师范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北方工业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广东药科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成都东软学院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四川 | 西南石油大学 | 理科 | 本科第一批次 | 521 | 82994 |
二、部分高考530-540分的大学介绍
1、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现有专业学院15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
2、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建校63年来,学校几经变迁,薪火相继,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积淀发展。1969年迁址合并河北新医大学;1978年恢复重建天津中医学院;1992年,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20年,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于2018年整体搬迁至团泊校区,校园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有品类多样、兼具观赏与教学用途的中药植物园、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379人,研究生3768人,留学生54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87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支、传承创新团队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