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爆竹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汉族的春节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新年避债戏习俗
避债戏:
过去,台湾过年时,民间有这样一项别开生面而又富有人情味的节目——“避债戏”,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寺庙演戏。那些欠有别人债款而年前又无法还清的人,为了躲避债主上门催债,便偷偷地跑到庙前的“避债戏”台前“看戏”这时,如果讨债或收账的人,硬是闯到“避债戏”台下来找人要钱的话,不仅会惹起“公愤”,而且必遭“群打”,讨个没趣。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新年的早晨。这样,那些躲债的“看戏”者,也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家“欢度”新年了。这一习俗,如今在台湾民间的一些乡村里仍然保持。
新年吃长年菜习俗
吃长年菜:
新年春节里,台湾同胞有一种吃长年菜的习惯。所谓长年菜,其实就是那种茎叶很长,带有苦味的芥菜。他们认为这种菜,叶长,丝长,象征命长。有的人在煮时还故意加上一些长长的粉丝,说这样绵绵不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一般人都知道,蔬菜具有吸油的功能。新年春节里,大鱼大肉,油油腻腻的,吃点蔬菜不仅可以解油,而且还能调剂胃口。所以,台湾同胞新年春节里吃“长年菜”的习惯,是一种很符合科学的饮食之道。大学高考阅读www.creditsailing.com/转载请保留
新年走春习俗
“走春”:
是台湾民间对“拜年”的一种俗语,至今仍很盛行。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说些吉利话,主人都会拿出以朱红色木盒或九龙盘盛的糖果,并端甜茶,热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间的亲密。客人告辞离去时,主人和客人向对方的孩子互赠红包。
中国贺年卡的来历
中国贺年卡的来历,也是有渊源的。早年,官场中人或社会仕绅,在新年伊始,职位或辈份低的,会向年长或位高的登门拜年。如果主人不在,或家有贵宾不便会客,拜年的人,便留下红色名片(或印红字者),上有「登府拜年恭贺新禧」的字样,以表亲自上门拜年之意。(是否有寄送贺年卡的事,没有考据。)
但1981年,中国邮电部专为祝福新年而发行了贺年邮资明信片(HP)。1991年12月1日,又根据市场需求,开始发行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已形成了一个集艺术、参展和收藏于一体的系列邮品,成为新中国邮政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