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出血是指身体较大的血管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受损,如受暴力作用后,血液不停从损伤血管中流出。当出现活动性出血时,需通过手术止血,以免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活动性出血一般指的是内脏或颅内的血液,从破损的血管不断渗漏的过程。如果血肿未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引起血肿扩大。若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此时即便患者病情恶化,血肿体积仍可能稳定。一般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活动性出血,例如患者出现反复呕血、柏油样便且粪质稀薄,甚至出现暗红色血便时,通常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另外,若内镜检查时见到病灶边缘有新鲜出血或渗血,也可称为活动性出血。在发生活动性出血时,需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止血治疗,可给予积极的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如果内镜下止血效果不好,需要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对于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暂时禁食和饮水,以避免食物进入胃内,导致胃蠕动增强,从而加重出血和病情恶化。对于处于稳定无出血期的患者,应先采取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鸡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