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早期教育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12-14 16:21:24

新的一年高考在即,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选学校选专业又有哪些技巧?今天李老师整理了最新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包含近三年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排名,和专业招生方向等数据。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早期教育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一、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分

最新据2023年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办官方公布的早期教育专业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

1、在山东省份2022年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41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9188名;

2、在山东省份2021年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4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01241名;

二、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早期教育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早期教育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 不限 419 339188
2 早期教育专业 2021 山东 综合 不限 431 301241
焦作大学和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2023年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低多少分能录取上(专业分最低位次)
2023年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官网:https://www.zbnc.edu.cn/jgsz/glyfwjg/lm226.htm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王牌专业有哪些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高考多少分能上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附历年分数线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和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真实评价好不好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预估分数线是多少分2023,预测多少名录取

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和院系介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前身是淄博师范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0年原淄博师范学校与原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升格为全省第一所以培养培训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新型师专,2006年9月学校迁入现址。成立师专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东、面向小学、面向幼儿园,培养培训小学全科教师和高素质幼儿教师,逐步形成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分科主修、全程实践、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全程实践、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非师范类教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师教育建设基地。学校占地1361亩,固定资产6.54亿元,建筑面积24.19万m?,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715万元,纸质图书94万册,校内实训室122个。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系,21个招生专业,目前在校生9411人。现有教职工585人,其中专任教师46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3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50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3人,省级各类协会会员51人。学校校园生态优美,环境幽雅,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树木花草种类丰富。学校建有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另有校外实习基地130处。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建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现有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青年技能名师1人,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1项。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级课题220项,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13项。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学生成绩优秀,共有41人获得一等奖;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发展快”。学校招生工作连续六年在全省专科院校中按最低投档分排序,录取线均位列全省第二位。学校先后与11个国家和国内15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湖原大学合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已连续举办九年。、新机遇、新发展,学校坚持固本强基、特色强校,努力做优做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群,始终巩固提升发展“师范”这一根本;坚持全面建设、提质培优,对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努力加强学科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在发展中升本”的目标;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建立完善各项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