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

2019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发布时间:2023-09-13 06:48:25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本科统招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筹办、2001年由青岛恒星集团投资创办的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升格更名为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专科学校。5月16日,教育部在给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函(教发函[2014]24号)中明确指出,同意在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由省政府负责管理。

办学规模稳步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院下设动画、印刷、物流、信息、建筑、汽车、经济、商务、旅游、教育、育才、航空、健康13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8508人。开设40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艺术、文学四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9个工科专业,形成了电子、机械、汽车、动画、旅游等七大类优势专业群。现有电脑动画、印刷技术、电气自动化3个省级特色专业,“公关与沟通”、“三维动画制作”2门省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32门。印刷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为首批设置的5个本科专业,均为与青岛市的实体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紧缺专业。学院先后与加拿大莱姆顿学院、美国凯泽大学、韩国光神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

师资结构全面优化,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研学术带头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2人,兼职教师103人,生师比16.8: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8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73%,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6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88人;“双师型”教师1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47%;兼任教师10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41%,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为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73%。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秉承先进育人理念。学院自办学之初就确立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董事长陈昌金的办学理想是“让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大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让众多学子成为技术精英、经理人和企业家,实现人生价值。”建校以来,学院以“育人报国,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在“培养感恩品德、学会自我学习、精练专业技能”十八字职教理念指导下,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的发展理念,实施“校企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秉承“文明,博学,实践,创新”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实,求是”的“三求”校风,“严谨治学,严明执教,严格要求”的“三严”教风,“乐思,乐学,乐行”的“三乐”学风,以及“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恒星精神,“立言立行,争先进位”的恒星作风,追求“员工幸福度,学生满意度,社会美誉度”的恒星“三度”。学院长期探索并实施的“校企对接、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教学模式,全员参与、“五全育人”的思政德育模式,跟踪服务、就业“双高”的就业管理模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各级主管部门与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被社会有关机构和新闻媒体评誉为“民办教育百强学校”、“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就业双高院校”。

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本科院校的要求。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学院地处青岛市李沧区与崂山区交界处,半岛蓝色经济圈及青岛东部高校园区中心位置,毗邻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园址。学院实际占地1008亩,生均94.76平方米。校舍实际建筑面积35.19万平方米,生均49.6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8.57万平方米,生均26.17平方米。投资建设了有1万人坐席看台的标准体育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舞蹈房、素质拓展训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齐全。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餐厅、医务室、超市、浴室、邮局等教学和服务设施。学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7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07.2万元,生均10581元。教学科研用计算机2900台,百名学生配有计算机41台,多媒体教室座位3100个。学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87.7万册,电子图书1680GB,各种期刊656种;7个大型书库,3个期刊阅览区,8个电子阅览室,阅览座位2172个。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实习场所面积达7.56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08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8个;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01处;与256家企业签订毕业生实习就业合作企业协议书,为毕业生工学交替、实岗实训、顶岗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校园物质文化和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学院注重建设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学习氛围浓厚的生态化绿色校园,校内标志性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恒星特色,辟设有月亮湖、太阳湖、名人广场、青春馨苑、书山学海、五行广场等校园自然与人文景点,于幽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使师生的人文素养与灵商品位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提升,实现以人为本文化育人。

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了新增强。2009年学院以“良好”等级通过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2009年至2013年,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9项;受企业委托并被企业采用的技术服务咨询报告7份;获得专利授权12项;有6个软件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软件著作权。学院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2009年至2013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共有42部教材和5部专著公开出版,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共发表论文420篇。2013年11月学院多年探索实施的“校企对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鲁教科鉴字[2013]第90号),专家鉴定意见认为该模式在校企合作办学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持“人人有潜能,教育个性化,个个都成才”的育人理念、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社会实践,强化技能实训,建立了18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与101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为教学服务的数据中心、软件研究所、动画工作室等教科研机构,建构校内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双证书制”,以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为平台,创新“工学交替,实岗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2010年至2013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获奖共计141项,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6项、优秀奖16项,各类市级奖项45项。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校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获18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是青岛市唯一获此立项的民办院校。

完善跟踪服务,实现就业“双高”。建校以来,学院共培养了九届3万余名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恒星学生”品牌深受社会欢迎。学院坚持以就业“双高”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先实习,再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就业质量七个考核指标。据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10-2012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5.37%、94.69%和98.53%,连续多年在省内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学院就业工作得到了央视教育频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肯定,被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2011年10月山东省人社厅对学院就业工作进行评估,认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民营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子。”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五全”育人成果显著。学院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恪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18字职教理念中的“培养感恩品德”为抓手,创新实施“五全育人”的思政教育模式。“五全育人”即教学全时段育人、管理全覆盖育人、服务全过程育人、生活全天候育人、环境全方位育人。通过实施五全育人思政教育,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校园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文明校园”、“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多年探索实施的“五全思政教育法”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政府和学校倡导的各类社会活动,近3年来共参与国家级活动2项、省级活动2项、市级活动17项,举办校级活动75项;获省级集体荣誉2项、青岛市集体荣誉2项、李沧区集体荣誉1项;学生15人获省级奖励,26人获市级奖励;3个班级获省级优秀班集体,6个团支部获市级优秀团支部。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