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普遍开展了一系列培育和践行活动,催生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施剑松
一张简朴的书桌,两扇临街的窗户。1919年在北大红楼东南一角的这间办公室里,李大钊先生看到的是什么?苦苦思索的是什么?奋力追寻的又是什么?今年初冬,一批北大学子重回位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上的北大红楼旧址,思绪仿佛回到了95年前。
作为北京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部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制定并颁布了《北京高校培育和践行实施意见》,在京高校普遍开展了一系列培育和践行活动。如何理解?如何将核心价值观刻在师生心里?这些关乎高校固本铸魂的实际问题没有难倒充满创造力的大学师生,反而催生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理论先导制度保障
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来自首都10所高校的30名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理论著作《中国精神教育读本》的首发式。发布会上,头发花白的读本第一作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协调首都6所高校8名教授,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攻关,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精神的概念作了科学界定,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精神的内涵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我认为体现了北京高校理论界的水平。”
“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系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精神,本身是一项繁重的理论工作。同时,弘扬中国精神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的重要着力点,《读本》就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的重要理论载体之一。如何保证《读本》经得起学术和实践的双重考验?
“理论阐述一定要采用中央文件的权威表述。为了一个理论的精确表述,课题组成员常常讨论到深夜。”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瑜说,“书中所有事实论述一定尽可能采用第一手资料,为此课题组在图书馆、资料馆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北京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