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18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2018年,青海省将扩大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改革。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将由原先的第三批本科和普通专科批次,扩大到国家(地方)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省内预科批次。初步测算,扩大平行志愿实施范围后,我省年度招生计划总量的93%左右将采取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加以完成。
借鉴省外做法,经过科学测测算,2018年在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常规志愿均设A、B、C、D、E、F共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相比较以往的梯度志愿,国家(地方)贫困专项、一本、二本、省内预科批次的院校数和专业数有大幅度增加,分别从2个院校志愿增加到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的专业数从4个增加6个。
为切实做好改革宣传工作,让各级招考工作人员掌握政策,考生和家长了解政策,3月12日至16日,省招办首次开展了全省性平行志愿政策下基层宣讲服务活动。宣讲通过PPT讲解、动画片演示、政策解读、互动答疑等环节,达到了招考系统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和满足考生迫切需求的目的,受到了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和考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
为进一步推进实施平行志愿宣传工作,省招办创新服务方式,立足考生需求,近距离讲解政策规定,手把手辅导志愿填报,实打实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服务。
一是宣讲活动覆盖面广。全省组成13个宣讲服务组分赴33个考区,举行了60余场平行志愿政策示范讲解宣传培训课,覆盖了全省招考机构工作人员、所有普通高中教务人员和高三班主任以及3万余名考生。
二是政策解读通俗易懂。宣讲人员用生动的动画、详尽的课件、典型的事例,结合多年的招考工作经验,对平行志愿涉及的批次、特点,投档成绩的组成及投档录取规则等进行了全面宣讲,并与考生、老师和家长面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志愿填报讲解细致。宣讲紧紧围绕考生填报志愿的需求,详细介绍了平行志愿填报的主要方式,志愿填报应注意事项及需规避的滑档、退档风险等相关内容,为参加培训人员送上了一盘丰盛的志愿填报大餐。
四是社会各界反响较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招考机构人员、高中学校教师和考生及家长等积极踊跃参加和聆听宣讲,非常赞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认为这一举措是考生志愿填报方式的一大改革,充分地体现了高考填报和录取的人性化,使考生志愿选择的范围更广,招生工作更阳光、更公平、更公正。
全省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各地招考机构和高中学校教师为主,采取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赴省外集体注册学校讲解、学校主题班会培训、家长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现平行志愿改革政策宣传培训全覆盖。3月底和6月中旬将进行两次全省普通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模拟演练,力争让每一名考生掌握平行志愿政策和志愿填报技巧,为2018年的平行志愿改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填报志愿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
1. 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
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
2. 高考志愿的科类有几种?
高考志愿主要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科类,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有的地方也将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各自作为一类。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根据自己拟参加的专业加试情况确定报考科类。
3. 高考志愿填报的途径是什么?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有两种途径:填涂志愿卡(表)和网上填报。从目前来看,网上填报志愿的地方已多于填涂志愿卡(表)的地方;从长远来看,网上填报志愿无疑会全部取代填涂志愿卡(表)。
4. 文理兼收的含义是什么?
文理兼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有些专业既可以招收文科生,又可以招收理科生,也就是文科、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二是指招生的学校文科、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
5.重考试、轻报考的危害在哪里?
大家都非常重视高考的考试,希望通过努力使考分尽可能高一点,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考生和家长却对高考志愿填报过于轻视,这样的危害就是:运气稍强一点的可能是能上更好的学校或专业却上了普通的学校或专业,浪费了几十分高考分数;运气稍差一些的则可能会名落孙山。每年各地的许多高分复读生不就是因为不重视高考志愿填报而葬送了自己的全部考分吗!
6.如何避免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
要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除了要认真了解当地当年填报志愿的规定和要求,了解报考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根据当地招办公布的当年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外,考生还要充分利用校对签字的机会,发现和纠正无效志愿和错误志愿。如果填报了无效志愿,打印出的志愿表上一般会提示某一志愿是“无效志愿”,一定要弄清楚出现无效志愿的原因,及时修改更正。有些错误志愿,如科类填报错误、招生范围和招生对象填报错误等,可能不会出现“无效志愿”的提示,所以考生对校对志愿表一定不能马虎应付,一定要高度重视,反复仔细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