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考

宁夏高考57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理科)

发布时间:2023-10-01 00:30:46

宁夏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宁夏高考57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宁夏高考57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2024(理科)

一、宁夏高考57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宁夏高考577分理科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同济大学(医学班)、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2023年宁夏高考577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宁夏高考577分理科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5 523
2 同济大学(医学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79 318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2 285
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9 210
5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0 303
6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70 446
7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8 484
8 东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5 523

高考录取顺序是什么

1、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类以及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还有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2、第一批本科(一本)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3、第二批本科(二本)录取: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

4、高职专科录取(专科):专科批次是之前所有批次考生都可以参与的志愿填报批次,也是高考生在本次高考中被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

宁夏本科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宁夏专科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宁夏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宁夏固原二本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宁夏公办师范大学排名榜2023最新
沈阳建筑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高考多少分能上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附历年分数线
高考多少分能上宁夏师范学院 附历年分数线
宁夏师范学院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预测分数线是多少 2023多少分录取
宁夏师范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2023年宁夏师范类大学排行榜前十名

三、近2年宁夏高考577分理科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5 523
2 同济大学(医学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79 318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2 285
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9 210
5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80 303
6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70 446
7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8 484
8 东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宁夏 565 523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65 750
10 同济大学医学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726
11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80 481
12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64 763
13 武汉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77 534
14 南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87 403
15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79 500
16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90 361
17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82 463
1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91 346
19 天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726
20 东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73 600
2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宁夏 564 763
22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8 821
23 武汉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92 726
24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1 1247
25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7 1056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1420
27 厦门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7 1056
28 厦门大学(定向西藏)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5 876
29 天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9 799
30 东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90 773
3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92 726
3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7 1056
33 中山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4 1491
34 中山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1 959
35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6 1085
36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0 975
37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4 894
38 四川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88 821
39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1420
40 山东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1420
41 重庆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9 1317
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71 1247
4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4 1491
44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宁夏 566 1420

合理填报志愿的7大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技巧活儿。合理的志愿填报会使发挥好的考生能考取理想学校和专业,万一发挥失误也能被相应批次的高校录取。如何能做到合理填报本科志愿呢?

1.了解统考本科志愿的设置

统考本科招生学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4个批次依次录取。本科提前批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学校。本科一、二、三批各设置2个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设置1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3所学校。以上每个志愿学校设置5个志愿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2.了解本科录取规则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对选报同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按学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本科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学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录取时,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还有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按已填报志愿降分录取和降分再次征集志愿录取。

3.对自己要有客观的判断

考生填报志愿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按照自己考试时发挥的最好水平去填报志愿,不愿意想如果高考发挥失常了怎么办。高考是对知识、身体、心理等的考查,与模拟考试不完全等同。在高考中,考生会出现正常发挥、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3种情况。考虑到这3种情况,才能全面客观地填报志愿。

4.正确利用好填报志愿工具书

《录取分数分布三年统计》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注意不能以某一年某所院校的某专业的最低分数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而应该参考该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看它是否有波动,三年的情况进行填报。

5.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填报

第一,要考虑自己身体状况,结合体检结果,看看体检报告单的建议,避开限报专业;第二,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院校和专业,防止出现考上大学后不愿意学、没兴趣学、进而退学的现象出现;第三,不要出现孩子高考圆家长未实现的梦的现象。

6.合理填报本省市院校和外省院校

高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不愿意孩子离开本省市,就只填报本省市的院校,这是不理性的。第一,要了解本省市的院校是否招收二志愿的考生,如果招收,条件是什么。第二,到外省学习是对考生成长非常有利的,既能锻炼生活能力,又能丰富阅历,是其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7.高考填报志愿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第一,考生高考发挥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第二,高校每年录取分数线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第三,每所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