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高考暂未开始,根据往年辽宁高考试题难度分析,预测2023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整体难度持平,具体请参考以下内容。
一、辽宁高考语文科目真题试卷下载地址
辽宁高考语文科目真题试卷下载地址: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辽宁高考语文科目难不难(解析点评)
2022辽宁所使用的新高考2卷,新高考2卷的语文难度不是很大,整体出题的风格没有太偏。辽宁高考语文题目考的是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材料作文,立意较为容易把握。
从整体形势来看,2022新高考2卷整体难度还是略有降低的,主要体现在作文题目比较好组织论点。但是也有考生表示担忧,前面的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部分,做完之后,心理特别没有底气,没有十足的“对错”把握。
从近十年的高考试卷难度来看,总体上难度呈现下降趋势。
2022辽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点评
考点统计
题号 | 分值 | 题型 | 考查内容 | 考查点 |
1-3 | 35分 | 选择题1道, 简答2道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提炼,分析论证论据,探究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4-7 | 选择2道, 简答2道 |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做这种题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 |
8-12 | 20 | 选择3道,翻译2句简答1道 | 文言文 |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
13-14 | 9 | 选择1道,简答1道 | 诗歌鉴赏 | 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 |
15 | 6 | 填空题 | 古诗文默写 | 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 |
16-17 | 20 | 填空题1道 简答题4道 | 成语填空、修改病句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 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成语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鉴赏语言的能力 查学生修辞手法的使用。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
18 | 60 | 材料作文 | “选择、创造、未来” | 写作能力 |
试题特点
一、试题把中国典籍作为试题的基点,是为了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现代文阅读试题第一题中提到了“中国典籍英译”以及“优秀典籍的标准”的问题,给予考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其中“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作为一道简答题,既考查了概括、整合、筛选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的思想高度,从文本中理解和概括文本内容。
这道试题极有时代特色,除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撑。试题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优势,选材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试题设问既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又引导学生立足当下现实、融通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
新高考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是三个材料的组合:选自《中国典籍“谁来译”》《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在试题的命题上体现出其实质性的问题,学生操作性极强:“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这种问题的设计,学生只要善于归纳总结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试题的解答。
“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这种问题都是极容易解答的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试题对学生世界观的启智作用是有所考查的。
领导人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植根的文化沃土。”试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试题启发学生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科学理论提升认识、指导实践。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新高考II卷古代诗歌阅读《送别》,描写了送别的景象,试题的设计还联系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问两者在诗歌的尾句上表达方式相同,对颈联的理解是否正确等问题,主观试题是“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考查的就是抒情手法,考生只要抓住“如何表现”这个关键词。就不难判断出是一道赏析抒情手法的试题。
三、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认知。
写作试题重视考生创新能力与人生选择和未来发展的关系,用“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写作的主题方向,列举了科学家、摄影家和建筑家对事业的人生选择做例子,诠释了青年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把个人的发展方向作为人生追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四、重视基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理解、运用。
新高考I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东观汉记》卷十,出的是常规题。新高考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李广田的《到橘子林去》,考查了对小说文本的理解赏析的能力,还有鉴赏小说细节描写和题目的作用,这类的常规试题。实际上只要是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化用,而不是简单的把课文作为命题素材。其目的是引导教学重视灵活运用教材来落实《课程标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在有效利用课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重视基础,试题考点更加灵活。
语言实际运用这个考项,重视成语、病句、修辞手法、变换句式等基础试题的考查,文言文阅读第11题从侧重记忆能力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为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新高考卷第9题就不单纯考查文化常识,而是与解释词语相联系,试题设问更加开放。语言文字应用中对成语的考查,由选择题变为直接填写答案的填空题,考点也相应从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为侧重考查成语的积累与应用,由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病句考查也由选择题变成了修改病句。
三、辽宁高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
针对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