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

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十三五规划关于扶贫计划

发布时间:2023-09-16 14:55:47

 “十三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节点和最后冲刺的五年,于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研究“十三五”规划的制定问题,而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和最大“短板”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十三五”规划将如何进一步谋划中国的脱贫事业?五中全会将为此有哪些新的部署?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我国目前还有八千多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任务繁重,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十三五”是加快扶贫工作的关键时期,需要多措并举,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构建“大扶贫”新格局: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完善扶贫瞄准机制

  “首先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实现倍增目标,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提升使用效益。”辜胜阻向记者谈到,我们要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项目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力量和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新格局,确保农村贫困人口2020年脱贫。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扶贫事权,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和资金,改变扶贫体制分割和资金“碎片化”现象,形成合力。辜胜阻强调,构建并完善扶贫退出机制,建构内生性扶贫理念,可以有效增加贫困人口内生自我发展能力,对于“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应在一定时期内要继续保持其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正常增长,消除贫困区县“断奶”期的不适应症。同时,要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的“软硬件”,为贫困人口有效脱贫、防止返贫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辜胜阻认为,“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完善扶贫瞄准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的原则,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相结合,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扶真贫,真扶贫。”如何贯彻“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的原则”,辜胜阻分析指出,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对于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帮扶措施;对于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的地区,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发展绿色产业。扶贫要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和精准考核,使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改善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待遇减少人才流失

  如何形成贫困地区“造血能力”,辜胜阻指出,“要鼓励贫困地区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他向记者谈到,我们应鼓励贫困地区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大力推进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劳务经济等为主的产业扶贫,找到扶贫开发的“点”和“根”,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培育贫困农户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同时,应通过疏通扶贫开发金融血脉,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构建金融机构扶贫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理念,将国家制定的各类金融扶贫优惠政策转化为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金融活水”。

  “教育与就业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关键在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辜胜阻谈到,重视贫困地区人口优生优育和儿童贫困问题,以教育发展和就业帮扶促进减贫脱贫,应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防止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他认为,当前,应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同时,应广泛开展“授人以渔”的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就业帮扶,而且要重视贫困家庭人口优生优育问题,避免因智力、先天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最后,辜胜阻强调,要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教师、医护人员等人才的待遇,提高工资和津补贴水平,减少贫困地区人才流失,并建立科学的扶贫考核激励措施,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使他们安心在贫困地区扎根,与当地群众一起攻关克难、脱贫致富。

  现代育种有望成为“十三五”重点扶持方向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将取得明显进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现代化能够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产品竞争力。此外,能够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市场适应能力。

  “同时,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形成农业区域化布局,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会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宋杰凝表示。

  中泰证券研究员谢刚表示,信息化、机械化与科技创新,合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高效农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从生产端与消费端分别来看。生产端主要体现在精确农业,销售端则体现在农业电子商务。

  “从高产到高效,科技兴农是现代农业必由之路。除信息化之外,‘十三五’规划可能涉及的现代装备、现代育种科技等都是未来重点扶持的方向。”谢刚表示。

  据记者了解,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关专家表示,农垦企业和农业现代化服务商都将受益于“十三五”规划。

  宋杰凝表示,“十三五”期间,农业市场化程度有望得到提高,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取得突破,农村电商将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得到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得到提升。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步伐将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形成。农业增长方式将快速转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将得到优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有关部门监管的重点。谢刚表示,从“量”的粮食安全到“质”的农产品安全,将成为未来政策的主要推动方向,相应的投资机会将涉及种养环境安全、种养过程安全、流通过程保质、品种口感提质等方面。

  “农产品价格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也是难点所在,‘十三五’期间将会针对农产品改革出台一些政策。农村快递、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农机装备、休闲农业等领域,国家有望出台具体扶持政策,以这些行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此外,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水利、发电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农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农村金融或也将成为政策重点。”宋杰凝告诉记者。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