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一、无锡过年的风俗
1. 扫尘
扫尘是指在腊月二十四日打扫房屋、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以除旧布新,寓意把一切穷运、晦气扫出门。扫尘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尧舜时代,是我国最古老的春节习俗之一。
扫尘
2. 贴春联
贴春联是指在门上贴上用黑色或金色书写在红色纸上的对联,以表达对新年的祝愿和喜悦。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最初是贴门神,后来发展成各种吉祥话语。春联的种类有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根据不同的位置和内容而贴。
贴春联
3.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贴窗花是指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以增加节日的气氛和美感。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吉祥物、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花鸟虫鱼等,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表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倒贴“福”字是指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并将其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有些人还会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等。
贴福字
4. 挂年画
挂年画是指在墙壁上挂上各种彩色的画像,以增添喜庆气氛和美好寓意。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的种类有门神、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形成了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等三大流派。
年画
5. 守岁
守岁是指在除夕夜不睡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守岁的习俗有“馈岁”、“别岁”、“分岁”等,分别指赠送礼物、酒食相邀、长幼聚饮等活动。守岁的意义是祈求新年平安吉祥,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6. 祭祖
祭祖是指在春节期间向祖先祭拜,以表达对祖宗和天地的敬畏和感恩。祭祖的习俗在无锡地区很普遍,一般要在立春之前进行,如果立春在春节之前,那么人们会在春节之前祭祖。
祭祖时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时还要进行祝飨,即准备三荤三素六个菜,在朝南房间摆放,并按一定的礼仪进行。
祭祖
7. 请财神
请财神是指在无锡过年时最有地方特色的一种风俗,也叫“接路头”。请财神是为了求得财运亨通,一般在腊月二十四日或大年初一进行。
请财神时要准备肋条肉、糕头(半圆形的年糕)、鲤鱼等菜肴,并有一定的讲究和寓意。鲤鱼祭祀后要放生,而且以后这户人家也就再也不吃鲤鱼了。
二、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大年初一:春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这天也会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在上海地区,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大年初三:贴赤口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北方一些地区将初三称为“扫帚日”。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扫帚打扫房间了,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四:接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福建莆田地区,除夕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次,在年三十时,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严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年三十没过好,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得更隆重。这个习俗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大年初五: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大年初六:送穷鬼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大年初七:庆人日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三、无锡过年吃什么
冷菜
1、爆鱼
此爆鱼非彼鲍鱼,而是拿青鱼块用煎炸的方法制作。吃爆鱼,不但取“年年有余”的好寓意,且爆字亦有爆发之意,你要不要多吃几块呀?
2、白斩鸡
皮黄肉白,葱段打花镶边,具有葱油香味,清淡鲜美。
热菜
1、红烧排骨
这可是无锡人的拿手菜,也是年夜饭中的经典菜之一。这道菜充分满足了无锡人嗜甜的天性,因此深受喜爱。
2、清炒河虾仁
颜色玉白,鲜美爽口,色香味俱全,是大人小孩都爱的一道菜。
3、蛋饺
特地挑选草鸡蛋做蛋皮,这样做出来的蛋皮才会呈现金黄色,通常一碗蛋饺摊蛋皮就会花上不少功夫,技术和美观成正比,鲜香味美是过年饭桌上的抢手货。
4、清蒸白鱼
选用的'一定是活鱼,本位咸鲜,色彩艳丽,鱼肉洁白,细嫩鲜美,汤汁清淡,无锡人的年夜饭肯定少不了无锡特产。
5、蟹粉蹄筋
蹄筋爽口多汁,配上蟹粉真是颇为“奢华”的一道大菜。
主食点心
1、春卷
一顿年夜饭也就吃得差不多时,心思活络的小孩,跑到电视机前看联欢晚会,大人则趁此空档聊聊家常话题,而家里掌勺的就忙着炸春卷。虽然已经吃得饱饱,但看着一盘金灿灿黄澄澄冒着油光的春卷上桌,总还能再吃下不少。
2、年糕
总是透着又糯又香的年味。过年吃年糕,切年糕是用棉线一条条勒下的,土灶头上烧柴火做出来的年糕就是香,而且很爽口,甜而不腻,是难忘的美味。
3、八宝饭
取自江南水乡的糯稻米,精筛细选的红豆沙,加上瓜子仁、核桃仁、大枣仁、松子仁等果仁,辅以红绿瓜丝配色,便成了特制的八宝饭。无锡人赋予了这种传统点心甜蜜、幸福、美满的寓意。
4、甜汤
一顿年夜饭的“压轴大戏”,汤底是牛奶加水稀释,放入糯糯的小圆子,草莓、菠萝、苹果、香蕉等水果切丁,爱甜的无锡人怎会少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