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廊坊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一、廊坊过年的风俗
在廊坊,正月初一“接财神”。清晨出动,燃放鞭炮,全村人争放第一挂鞭,早者在四五点钏就放了。迎完财神,就开始拜年。拜年尤以新媳为最,由婆婆或长嫂领队,挨门拜,既拜了年,又为新媳妇作了引见,以便将来邻里的和睦相处,互相照应,辈分较高的,一般在家里受拜,男子也有头天晚上拜除夕的。拜年之风行至现在,已经更换了许多内容,一般只是族里朋友互拜。亲朋之间,一日拜不完,要拜好几日。
正月里要接新姑爷住岳父家,名为“住新正”未婚男子在初二要把未婚妻接到家里,待为上宾,体贴倍至。出阁女子要在正月里回娘家省亲。
初三初四妇女禁作针工,初三作针工者“伤夫守寡”,初四做针工者“断子绝户”,实为给辛劳了一年的妇女放假,亦取家口兴旺之吉。
初五俗称“破五”,“破”指烂事、乱事、财源不旺、庄稼欠收等不顺心事。这天要吃饺子,把这些不顺心事全都“包”起来今年不要再出现,故而饺子要捏得紧而又紧,严而又严格,免得煮破。
初七初八,不许作针工,传说“七七八八,老鸦拔苗”,作针工的动作象拔苗,老鸦学了就会地里实施,这日子吃饺子或菜饽饽,“包”;的动作是捏名为“捏老鸦嘴”。
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灯节,十四为试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残灯,家家户户吃元宵,是夜放灯,各家把自制的花灯挂于门外。有的灯上有灯谜,供人观赏,猜测。若是夜有雪,则称“正月十五雪打灯”免征丰收在望,倍加喜庆,逛灯人将会更多,可以说是农历一年中最为繁盛的节日。
二、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大年初一:春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这天也会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在上海地区,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大年初三:贴赤口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北方一些地区将初三称为“扫帚日”。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扫帚打扫房间了,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四:接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福建莆田地区,除夕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次,在年三十时,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严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年三十没过好,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得更隆重。这个习俗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大年初五: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大年初六:送穷鬼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大年初七:庆人日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三、廊坊过年吃什么
1、小熏鸡
小熏鸡,是三河一道传统美食,选用一斤左右的小鸡,老汤加糖熏制而成。既可以用于佐酒下饭,又可以当主食食用。其色泽金黄泛红,肉质鲜美,清香爽口。
2、香河肉饼
香河肉饼起源于廊坊香河,历史已经有几百年了。香河肉饼面饼极薄,透过轻微冒油的几近透明的饼皮,可以看到里面扎实的肉馅。正宗的香河肉饼一定要选用上好的牛羊肉手工剁馅,保证了肉质的弹性,各种葱姜调料也按照比例加入其中,吃上一口回味绵长。
3、三河豆腐丝
三河豆腐丝是廊坊一道美味的特色菜,到三河不吃"三河豆腐丝"就等于到北京不吃“烤鸭”,特点是吃起来适口清爽,五香味,久食不腻,很受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4、驴肉火烧
说到驴肉火烧肯定是河北的最出名,其实除了保定和河间之外,廊坊大城的驴肉也是很出名的。相比较前两者的复杂工艺,大城的驴肉火烧有着一种原始的粗糙感觉,不讲究火烧的外形,掰开火烧,夹进去几块卤好的驴肉块,咬上一品,火烧酥驴肉嫩,非常好吃。
5、薛家窝头
薛家窝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清朝道光年间为宫廷贡品,里坦薛家窝头属百年传统、宫廷贡品。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因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
6、素冒汤
素冒汤是廊坊霸州的特色小吃,名中带素,是因为做素冒汤的原料都是素食材,不含肉。用榨豆浆剩下的豆渣用水熬成糊状,加上白菜、木耳、豆芽等食材,最后再加上豆渣炸成的丸子和油炸的面疙瘩,就是这道大杂烩,吃起来酥脆鲜香,粘稠美味。
7、炖吊子
炖吊子是固安的特色小吃,用猪大肠、猪心、猪肺、猪肚等猪下水料加上各种调味料慢火煮熟的,味道浓郁,冬天来上一碗,保暖解馋。
8、熏肉
廊坊熏肉,是当地美食的一绝了,这是一种看上去就已经勾起人的食欲的菜品,金黄中又透着焦红,肥而不腻,肉质香烂可口,让人欲罢不能。做法是先把肉煮熟,再放上融合后的茶叶与红糖,加热蒸熟。
9、文安熬鱼
文安熬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处于冀中腹地的文安大洼,河道纵横,淡水资源丰富,以盛产各类淡水鱼闻名于外。据科学分析,德归镇出产的淡水鱼类,高蛋白低脂肪,富含铁、锌、硒、钙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食用后能够活血通络,美容养颜,清脑明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10、西域斋糕点
西域斋作为廊坊的一个清真糕点老品牌,依然成为老廊坊人的选择。西域斋一直坚持做传统糕点,时隔多年还依然是老味道,很受当地人尤其是老市民的欢迎。种类不外乎传统的自来红、奶皮,馅料也是往年常见的枣泥、豆沙等,可买账的顾客却不少,西域斋似乎要将它的传统特色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