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怀化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怀化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春节,是境内的时令节日中行事最多、历时最长、最为隆重的节庆。进入腊月,人们开始筹办年货,煮豆豉、打豆腐、杀年猪、炕腊肉、酿年酒、打糍粑,打扫卫生,张贴春联,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过小年。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要祭祀,吃团年饭。家庭主事人,在中堂设香案,将燎熟的猪头三牲陈于其上,斟酒敬茶,焚香烧纸,鸣放爆竹,祭祀祖宗,同时对门楼土地及附近的坳头、桥头土地庙、庵堂庙宇烧香纸敬之。祭祖活动后吃“团年饭”。除夕晚要接灶神,要在火炉上烧大火,让家人围炉守岁,青年们聚集村头打闹年锣鼓。
新春,大年初一为新春,节事活动频繁,清早,户主即起床“开财门”,打开中堂门要念“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财喜满屋宇”。接着是“出行”,拿着祭品和香烛纸钱,走到大门外十字路口祭仪敬神,回转时拾几根柴火,表示出门招财,以添财喜。这一天拜年沿习古风,先拜祭祖先,后拜尊长父母,再逐户登门拜贺。有的唱土地挨家祝福,有的打莲花落、霸王鞭、渔鼓、花鼓,到处祝福,闹年锣从初一要闹到十五。从初三、四开始,亲戚朋友、邻居互相宴请,轮番喝酒、称“吃年酒”
元宵,正月十五为元宵,家家户户焚香化纸祭神,进行“送年”。应时食品为“元宵”。庆祝活动以晚上的灯最为热闹,俗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之说。
春社,农历二月初二日,为土地生辰,俗称“社日”,要煮社饭祭祖,给新坟祭扫,俗称“新坟扫墓不过社”清明,乃祭祖之节,这一天上坟扫墓,俗云“挂亲”端午,境内民间以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凡端午这一天,家家门前悬艾叶、菖蒲以“避邪”。老少用百草煎汤洗澡,以“防百毒”,包粽子,煮盐蛋,上雄黄酒过午。
二、怀化城市简介
怀化市,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地处北纬25°52′22″~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之间,总面积27564平方千米。怀化市地处中亚热带川鄂湘黔气候区和江南气候区的过渡部位,境内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截至2019年,怀化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另辖1个管理区,市政府驻鹤城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怀化市常住人口为4587594人。
春秋之时,属楚巫中地。战国之世,属楚黔中郡地。秦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黔中郡,开始了国家的行政治理。民国,属第九、十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化分设会同、沅陵两个专区。1952年,撤销沅陵专区,以会同专区为基础成立芷江专区,将原沅陵专区的沅陵、辰溪、溆浦、麻阳等4县划归芷江专区,形成今怀化市的雏形。1953年,改名黔阳专区。1981年,改称怀化地区。1998年,撤销怀化地区,改设地级怀化市。怀化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 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
2020年,怀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1.87亿元,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3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77.9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933.52亿元,增长3.0%;全市三次产业产业占比由2019年的13.9:27.7:58.4调整为15.6:28.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