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16 16:17:52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一、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传说这天是灶王爷升天之日,要祭灶(又称“送灶”)。

灶王爷的官位并不显赫,职务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玉帝派他到人间管理灶火,并暗中探察人们的言行。他每年腊月二十三升天,向玉帝汇报,然后带着玉帝的批示,在除夕夜潜回人间,把新的一年里上天降临的吉凶祸福带给各家。时下,祭灶的仪式早已淡出许昌人的生活,但吃灶糖的习俗流传下来。

腊月二十四,辞旧迎新扫房子

灶王爷升天后,玉帝会派天兵“视察”。为了不给天兵留下“把柄”,人们第二天便开始动手打扫房子,辞旧迎新,干干净净地过年。以前家里都烧柴火,厨房里灰尘较多;现在早已用上煤气灶,厨房里很干净,打扫房子的劳动量已经不大了。

腊月二十五,养生豆腐趁早备

豆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一种仅次于肉食的“奢侈品”。民间有句俗语“赶得上杀猪,赶不上磨豆腐”,意思是磨豆腐要趁早。于是一到腊月二十五,农村家家户户排队磨豆腐。

味道香甜是许昌本地豆腐的特点,现在许昌人仍保持吃豆腐的习惯。将豆腐和蔬菜搭配食用,可以化解大鱼大肉的油腻。

腊月二十六,年肉储藏正当时

之所以把割肉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六,是因为便于储藏。过去没有冰箱,肉的储藏是个问题。肉买得早了,到大年三十有可能变质;买得晚了,不但价格更高,还可能影响大年三十食用。

腊月二十七,杀只肥鸡献“吉神”

“鸡”同“吉”,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传说鸡是负责报晓的“吉神”。

过去由于物资匮乏,家家户户过年只杀一只鸡,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指望这只鸡充门面。鸡肉至今仍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美食,连汤也被誉为能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心灵鸡汤”。

腊月二十八,大红春联贴起来

“二十八,贴嘎嘎”,指的是贴春联、贴年画。

春联、年画都来源于古代驱鬼避邪习俗,慢慢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

年画的内容除了门神之外,还有寄托美好愿望的“年年有余”、“福禄寿”等吉祥图案。民间年画艺术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腊月二十九,灌壶酒享“长久”

酒有长长久久的意思,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是对家人的一种美好祝福。过去经济条件较差,用来备年货的“活动资金”有限,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能灌多少酒,因此有了“二十九,灌壶酒”的说法。

大年三十,吃饺子、守岁熬福年味儿浓

除夕夜吃饺子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饺子形同元宝,音似“交子”,具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在子时食用成为“更岁交子”的象征。

许昌人包饺子一般从大年三十下午开始。除夕的饺子,通常伴随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下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家老少在除夕夜一边热热闹闹地看春晚,一边守岁熬福。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等待福从天降,当零点的钟声响起时,年味儿达到顶峰。

正月初一,拜年压岁送祝福

大年初一清早,金鸡报晓。许昌有在饺子里包硬币的习俗,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

这天,大家争先恐后地早起。小孩儿为了吃住钱,破例多吃饺子,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饭后,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说吉祥话,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正月初二、初三,媳妇回娘家

20世纪80年代,歌手朱明瑛的一首歌曾红遍大江南北,名叫《回娘家》。“风吹着杨柳唰啦啦,小河里水流得哗啦啦。谁家的媳妇走呀走得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情景。

大年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儿带着礼品看望父母的日子。若父母都健在,女儿正月初二回娘家;若父母有一个过世或两个都过世了,女儿就正月初三回娘家。

正月十五,欢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也叫“灯节”,在许昌还称为“吕儿”,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代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在这一天达到高潮,家家张灯结彩,打花鼓的、玩狮虎的、玩龙灯的、踩高跷的、走旱船的也纷纷登场凑热闹,百姓更是举家出游。元宵节家家户户要吃的食物是汤圆。它滑溜甜美,象征“团圆”,寓意新的一年过得甜蜜美满。

二、许昌城市简介

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辖地级市,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下辖2区、2市(县级)、2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许昌市常住人口为4379998人。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许昌市区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国道311、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国道107纵贯南北;是豫中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9年12月19日,许昌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许昌市完成生产总值3655.4亿元、增长5.5%。

三、许昌习俗相关文章推荐

(1)、濮阳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2)、焦作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3)、新乡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4)、鹤壁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5)、安阳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6)、平顶山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7)、洛阳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8)、开封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9)、郑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10)、河南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许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