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三明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三明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福建三明的春节习俗有:打黄粿、蒸年糕、做煎丸、炆长命菜、包烧卖、裹包子、煮松丸等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界后,就开始制作好过年的黄粿、糖糕、煎丸等节日美食。
制作黄粿,先要准备好“米柴灰”。把那“乌珠子”“黄枝子”等杂柴砍下几大捆,烧成灰,冷却化为灰烬后装起待用。其次,“淋灰浸米”,用沸水冲大禾米变成金黄色。
而后晾干,让灰水慢慢渗入。再次,“蒸米捶粿”。要紧的是把浸过黄灰水的大禾米用饭甑蒸熟蒸透,手工反复捶捣打烂。
之后把捶好的黄粿从石缸里扯到簸箕里,揉搓成圆形,面上再抹上一层茶油放在瓷缸内待客用。
捶打黄粿,蘸糖现吃。更多的是另一种吃法,即把现成的大块黄粿切成小条块,放入沸水翻滚的锅里煮上几分钟后,捞起放在盘子内,再用猪肝或猪肉等腊味油(也可放熟茶油)拌上,加上些许葱、蒜等调味佐料,就是一盘色香味齐全的黄粿条。
做煎丸,选取自种的优质“担竿糯”米和粳米。将舂好的糯米与粳米混合,放入水桶中浸泡一夜后,磨成米浆。用包袱装好米浆,加石块挤压水分成米团。
然后,将米团掰成小块米粉,接着把红糖(或白糖)撒入米粉,搅拌均匀后,则用手反复搓揉成团。之后,揉捏米团成长圆形的丸子。紧接着,把揉捏好的丸子放入滚烫的茶油中炸。
当煎丸呈金黄色浮出油面时,便可捞出起锅,沥干余油。趁热食用那又香又甜又软的煎丸,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幸福。
二、三明城市简介
三明是福建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全市面积22965平方千米;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6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7年,三明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三明市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三明拥有中国丹霞•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福建省前茅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明市常住人口为2486450人。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03亿元,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