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淮北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淮北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几千年来,皖北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俗习惯,并代代传袭,其中尤以春节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它集中体现在礼仪、饮食、服饰、娱乐活动等各个方面。本期故乡的春节为大家介绍淮北春节习俗。
贴红“福”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甚至门口的大树干上贴着大大小的红“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原地区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含“福气”“福运”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我的家乡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
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皖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上香
淮北有一座驰名皖北的庙叫显通寺,每到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家人便会前去显通寺上一炷香,祈求神灵保佑来年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春晚
大年三十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亲朋好友可以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随着电视剧里十二点钟声的敲响,阖家团圆的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别岁
汉族民俗,岁末相与宴饮辞旧,称为别岁。岁末相与宴饮辞旧,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拜访在淮北当地方言中叫“串门”)。
二、淮北城市简介
淮北,别称相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地处东经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安徽省东北部,北接宿州市萧县,南临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东与宿州市埇桥区毗邻,西连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下辖3个区、1个县。截至2021年末,淮北市常住人口197.4万人,城镇化率64.78%。
淮北是“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智慧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4000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濉溪口子窖口感“香气馥郁,窖香优雅”,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2021年,淮北市实现 GDP1223.0 亿元,同比增长 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3 亿元,同比增长 9.6%;第二产业增加值 514.3亿元,同比下降 2.5%;第三产业增加值622.4 亿元,同比增长 7.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7.1:4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