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嘉兴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9-13 16:43:19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嘉兴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嘉兴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一、嘉兴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过去,腊月为农闲季节,人们有着较宽裕的时间,因而各家各户早早地就准备过年,提前好多天进行彻底的大扫除,里里外外修饰一新。

嘉兴人过年一般从腊月廿三(俗称“过小年”)就开始了,据《王店镇志》记载,这一天,各家各户开始送灶家菩萨上天。送灶的时候,人们用麦芽糖做的糖元宝去涂灶家菩萨嘴巴,然后将灶君放在用竹子做的特制小椅子上烧掉。用糖糊口,是为了让灶君上天向玉帝汇报时,说些好听的话。“柏子冬青景物新,庖厨又见小年春。连声爆竹通宵震,善富家家送灶神。”(清·沈涛《幽湖百咏》)那天还有一桩大事,就是债主逼债,民间有“十二月廿三,事体犯关”的说法,就是说从这一天起到大年夜,还不出钱的人要出去躲债了,因为正月里是不兴讨债的。

大年三十,即除夕。按照传统,每个人都要与家庭团聚,几代同堂,在一起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据《万历嘉兴府志》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贴,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清·项映薇《古禾杂识》载:“除夕炒冻米,煮隔年饭;扫尘撒豆,围炉焚松柴;饮酒必酩酊而止。” 这天晚上,有的.小孩闹着要和大人一起守岁,但大都熬不到半夜就睡熟了,长辈便将新衣、压岁钱等放在小孩的床边和枕头底下。

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才改称春节。据《古禾杂识》记载:“元旦黎明,即闻拉燃爆竹声,谓之开门炮仗。先礼佛像、家庙,次拜尊长。食团圆饵、长寿面,男女多持斋者。俗谓是日不可食汤饭,食之,一年出门逢雨。禾俗崇信鬼神,(是日)每烧香填塞街巷,城隍庙为最闹”。清朝濮院诗人沈涛在其《幽湖百咏》中咏道:“新年锣鼓震街坊,处处神歌曳木长。好事三娘芦管卜,明朝还赛七姑娘。”说的是新春伊始,濮院镇上各条街坊锣鼓暄天,有钱人请赕佛先生唱神歌迎神、送神,并向芦管三娘和灰七姑娘占卜问全年吉凶。又据《嘉兴市志》记载:民国时,初一凌晨,嘉兴居民去南门外小曹王庙抢烧头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拜天地祖宗、向长辈拜年,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南梅村5组张玉良说:腊月三十,大年夜,家家户户请土地、祭祖宗,接着吃年夜饭,当家给小辈分压岁钱。下半夜放开门炮仗、烧圆子供佛,要供到年初三早上,送好佛,开始拜年。年初一早餐盛行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也有吃米粉圆子的,意为“团团圆圆”。蚕农在此日扫地称“扫蚕花地”,见面互祝“蚕花廿四分”,祈蚕茧丰收。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民国时,凡女婿都选定此日到岳母家拜年。而《王店镇志》称年初三为接灶神日,(也有初四接灶的)当天灶龛内供奉新的灶王神像,龛前换上红布灶幔,灶山两旁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一块“灶牌”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

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初五,各商店开始照常营业,并摆“见神酒”,凡被邀吃酒的店员即为继续雇佣者。近年,初四夜初五清晨,有的商店大放鞭炮烟火,寓“接财神”之意,也有在门上张贴神像的。

初七为 “人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江楼人日酒初浓,一一红妆水面逢。不待上元灯火夜,徐王庙下鼓冬冬”。说的是“人日”这天,嘉兴望湖楼上饮宴正酣,鸳鸯湖里穿着盛装的女子三五成群,一片欢笑声。是日,大户人家悬巨秤,为人秤体重。并有为小姑娘穿耳朵戴耳环的习俗。据《古禾杂识》记载:“人日俗喜秤人,谓秤则可免一年疾病。此例大约始行于小儿,称之以验逐年增长若干。继而妇女效之,渐至不问老幼男女人人效之矣”。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 “上元节”, 实际上是过年系列中的最后一个狂欢日。民间有“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的谚语,说明亲友往来拜年至此要告一段落了。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日收灯,据《古禾杂识》记载:“上元灯市十三日上灯,十七日收灯。杂彩扎缚鳖山,绣球人物、楼台,灯有五色、明角、官纱、剔墨、料丝”。是日,合家吃汤团(汤圆),夜晚看灯。古代嘉兴迎灯热闹异常,而地处嘉兴城南的王店镇,也十分盛行灯会。据《王店镇志》记载,民国以来,规模较大的灯会有六次,彩灯品种极多,有亭灯、台灯、楼灯、船灯、塔灯、及牛、狮、龙等巨型灯彩,被誉为“禾城一奇葩”。梅里诗人缪绥武曾作诗记其盛况:“彩灯队里鼓频挝,绣闼朱门帘幕叉。杂剧纷挐方未了,百花坊外月西斜”。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变幻无穷,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印证了这个说法。就拿“过年”这个重大节日来说,各地有各地的过法,就是在嘉兴市的范围内,也有着许多的差异。但不管差异多大,祈求幸福、向往太平这个主题是永远的,这也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做年糕、发络笋

过年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们早早地准备好了过年必备的食材,做年糕、发络笋可谓是必做的两件事。

做年糕,也叫做糖糕。嘉兴北部一带多以做松糕为主,叫“尺糕”,附近则大多做“印板糖糕”,印板用桃木、银杏木雕刻而成,以寿桃、鲤鱼、双鱼为吉利图案。

发络笋,是把买来的.笋干放在淘米泔水里,浸泡上几天几夜,然后在大锅里煮,透着一股浓浓的老笋干的酸蒸气,一直以来络笋烧肉都是嘉兴的一道传统菜。

镬糍香

临近过年,很多农家都要淘糯米,做镬糍。桐乡当地把这叫作“摊镬糍”,摊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搁在竹淘箩里以增加黏性。然后把米放在大锅里蒸,火要烧得旺,等到饭香四溢时,这上等食材算是准备好了。再往锅里倒入两小团米饭,用锅铲贴着锅壁使劲摁两下,迅速往两边走,再从上到下走。不一会儿,糯米就变成薄薄的一大张。再用锅铲慢慢往下铲,整张镬糍就被铲起。在灶台上放几分钟,让风把潮气吹干,然后就可以把镬糍装进袋子,扎紧绳子,藏在橱柜顶。

镬糍可以用来泡茶,吃“镬糍茶”也是一种传统习俗。除夕夜,吃过团圆饭,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镬糍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再温馨不过。新年里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必先端上一碗镬糍茶给客人。一碗下肚,全身热乎乎。而红糖镬糍茶更是产妇、老人补血养气的上好滋补佳品。

如今,这一碗镬糍更是能让人怀念起曾经纯朴诗意的岁月。

掸檐尘

在嘉兴农村,进入农历腊月有掸檐尘的习俗。掸檐尘一般安排在腊月中下旬,最迟至十二月廿七日,实际上这是一次彻底的家庭大扫除。

掸檐尘前,要把锅子、汤罐、碗盏盆碟通通搬到屋外,把室内的物件尽可能地遮盖好,到竹园里砍下一根当年的新竹作掸把,长长的新竹象征除旧迎新,掸刷也是用当年的早稻柴扎成,早稻寓意早迎春、早得吉利。

准备完毕后,就头戴大凉帽,颈围方布袱,身穿旧外套,依次将墙四角的“长脚檐尘”轻轻地一次次缠绕到掸帚上。不一会,掸帚上沾满了檐尘,还有许多蜘蛛、虫子在爬动,把这些尘虫捋进畚箕。畚箕里积多了,就拿到场外就埋掉。等初步清除后,再将正梁、桁条、家堂及门框背面的灰尘从高到低用力地擦抹。

现今,家家户户在将近年底时仍会搞一次大扫除。全家一起动手搞卫生的场景着实温馨。

二、嘉兴城市简介

嘉兴,别称禾城,浙江省辖地级市,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浙江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2个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嘉兴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海域4650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嘉兴市常住人口为551.60万人。2021年,嘉兴市实现生产总值6355.28亿元。

嘉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北邻上海、苏州,西接湖州,南邻杭州,与宁波、绍兴隔江相望,东邻杭州湾,介于东经120°18′-121°16′,北纬30°21′-31°02′之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

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嘉兴名人辈出,涌现出茅盾、金庸、徐志摩、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等名家大师。嘉兴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拥有南湖、乌镇、西塘三个5A级景区,以及盐官(钱江潮)、南北湖、绮园、月河历史街区、梅花洲、九龙山、东湖、莫氏庄园、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景点,构成江南水乡特色。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2013年起,每年举办乌镇戏剧节和西塘汉服文化周。2014年,嘉兴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2018年9月,荣获“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奖”。

三、浙江习俗相关文章推荐

一、温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二、宁波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三、杭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四、浙江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