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登录地址:http://www.sxgbxx.gov.cn/login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2018年,我省牢记视察山西时关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山西发展包含更多绿色质量。放眼三晋大地,铁腕治污常态化稳步推进,环境保护倒逼转型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3700万山西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与日俱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同步向好,山西环保开始步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新时期。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以超常举措推进铁腕治污常态化
谈起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强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说,政府环境治理力度超出了我们想象。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而且体现在时时处处、方方面面。
张强的获得感在今天的太原百姓中很普遍。今年1月至9月,全市综合污染指数下降12.9%。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汾河支流体系综合治理,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和省会太原一样,如今,伴随着环境改善节奏的不断加快,铁腕治污在全省各市已成常态,“美丽山西”的建设步伐在三晋大地不断提速。2017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山西,我省环境保护借此东风,绿色发展乘势而上,省领导带头包案、高位推动成为山西环保督办的一大特色。全省上下增强看齐意识,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一种政治自觉。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在山西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的历史关头,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3月1日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用好环保督察督政这把尚方宝剑,推动“铁腕治污”常态化。为此,从今年4月份开始,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察督导、责任追究,切实销号清零,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我省开展了“机动式”“点穴式”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并在年内实现了11个市全覆盖。忻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忻州的实施方案》《忻州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吕梁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等“八大攻坚战”,集中查处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阳泉市结合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制定《关于贯彻落实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督导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双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改善环境质量十项非常措施》系列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7家电厂20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及36家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长治市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重点,出台了《长治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了《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入围“国家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晋城市在思想上形成了“环保不好、全局不保”的共识,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
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我省进行“回头看”,截至12月11日,向我省转办共三十三批群众举报案件。各地政府接到转办后迅速办理,其中,转办案件前二十六批共2175件已办结2024件,办结率为93.06%,目前各市均在积极调查处理群众环境举报案件。
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以制度建设寻求环保大治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从“煤都黑”到“大同蓝”,今天,大同市已被评为华北地区唯一“全国美丽山水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明珠。该市环保志愿者王东龙谈起自己的家乡分外自豪,他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大同市空气质量比较差,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今天的“大同蓝”已经成为我们这座塞外古城的特有名片。
在这座城市成功“变脸”的背后,离不开环保制度建设的日趋完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同市要求环保部门参与政策制定的全过程,突出环保在全市决策中的前瞻性。同时,在考核体系制定中,增加生态文明指标考核权重,出台《大同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对生态环保工作发生重大问题的单位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优”和责任追究。
只有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为了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省于今年5月出台《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对2018年做好三大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根据行动计划,2018年,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化解煤炭产能2240万吨,水污染防治目标为劣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到17.2%,土壤污染防治要完成3000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我省紧紧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方面开展专项执法和专项督查,进一步强化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环保新政,治污先治吏,督企先督政。把任务压力传导给各级党政官员,把蓝天碧水留给三晋百姓。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厘清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环保工作职责,形成高位推动环保工作的合力,从制度层面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落地奠定了基础,用改革办法筑起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三道防线”。
目前,我省正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已经形成《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同时,着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将太原、阳泉、长治、晋城4市纳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将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纳入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并积极探索建立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吕梁、晋中部分市县的太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
谋一域而先谋全局,以生态文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域
走进长治市平顺县苗庄镇东安善村,虽已时值寒冬,但这座村庄周边满眼绿色,村民们介绍说,这里是他们村新近建起的“绿色银行”,目前已种下12万株珍稀树木白皮松。种植白皮松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7月31日,全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太原召开。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有鲜明山西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等“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2017年年底,我省“七河”生态治理和保护规划全部由水利部和省政府批复,2018年工程全面展开。山西举全省之力进行“两山七河”生态修复治理,高站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修复,努力为京津冀地区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指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我省生态建设的根本要求和路径,聚焦“三大目标”,着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优化,着力推动制造业与煤炭在5年时间内实现结构反转,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尽快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让山西发展包含更多绿色质量。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总量管控,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倒逼“两高”企业转型,倒逼传统产业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2018年对山西生态环境保护而言,是进一步寻求精准治理、科学施策的一年,全省各市都自觉以生态文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域。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连出重拳,环保治理倒逼转型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月至9月,全市综合污染指数下降12.9%;晋中市以生态治理倒逼转型发展,在榆次区开展“以醇代煤”试点工程,市城区基本淘汰35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朔州市新能源发电总装机402.9万千瓦,占到全市电力装机比重的38%。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8,成绩来之不易,但任务依然艰巨。谋全局者方能谋一域,放眼未来,让我们在建设“美丽山西”征程中,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