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研修网登录平台入口地址:http://www.yanxiu.com/
4年前,26岁的于宝娇以“特岗教师”身份来到了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小学,成为一名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于宝娇说自己“半是老师半是妈”。如今,她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带五年级的英语课。她说,在孩子们身上,她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幸福。图为于宝娇在备课。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本报记者 杜悦
每周都有一天,张效峰会彻夜不眠??他自愿在网上值班,回答基层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对于这项自己规定的任务,这位初中语文教研员乐此不疲。在网上,他深入了解了教师的困惑,也得到了灵感和启发,更遇到了知音与同道,在他看来,网上研修家园,如同家中菜园一样,需要细心守护。在河南省济源市,目前有许多像张效峰一样的基层网管,正活跃在网络培训的一线。
无法与实际教学有效衔接、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是目前很多远程研修的通病。河南省济源市教育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切实有效的远程培训路径,旨在让远程培训接上地气,从而提高教师的参与率,并切实为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重心下移,建设网上家园
目前,济源市有一批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承担网络教研的协调工作。小学语文协作组组长琚东娥利用研修平台、qq群、电话等方式将本组老师迅速组织到一起,及时发起有效的活动。她负责的小学语文学科协作组有130位教师,分布在4所市区学校。这几所学校是市区的“窗口”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都比较重,互相见面机会少,交流时间短,因此开展教研活动就需要事先在网上较多地沟通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琚东娥密切关注组内的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将各项通知发布到学科协作组中,提醒组内教师跟上学习进度,参与各项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英语协作组是济源市人数最多的教研团队,学员141人,组建了7个教研组。现在每个教研组的页面都贴上了富有个性的照片,如济原实验中学的“全家福”,济水一中独具特色的英语公告等,温馨而又贴近教师生活,非常具有“诱惑”力。济源市北海中学的李继红老师是济源市初中英语协作组组长,她平时注意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与生活困难,力求尽最大努力帮助教师。英语教师的水平与年龄参差不齐,李继红一直努力提供技术支持,身体力行地做好学科教研的引领工作。现在英语教师可以在相关的qq群中交流学习心得与困惑,各校教研组长则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平时注意收集和反馈教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定期传输资料和传达公告。
这种行之有效的远程培训管理模式,是济源市教育部门与研修网合作5年来逐步摸索出来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导两条线,各级各部门职责与分工明确。这种管理模式强化了各中小学的职责,校长成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让他们拥有充分的管理职能和话语权,要求各校选派一名远程培训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协助上级进行管理。
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重
为了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济源市各学校还定期进行各种各样的线下教学研讨活动。研讨主题多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如何落实提高等问题,具体又分解为有效备课、有效研课、有效上课、有效观课、有效磨课等小问题,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研讨。
在这个过程中,沁园中学提出了“培训实绩,行为为真”的口号。他们认为,只有理论与实际的碰撞,才能学以致用,使得培训收到成效。为此,结合网上培训,他们相应开展了一系列线下活动,比如,在改进师德师风方面,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批评与自我批评茶话会、师生谈心等活动;在改进教学方面,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观课议课等活动。该校注重用培训促进学习,扎实践行,真正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轵城实验中学有关网络研修的交流活动更是密集。在每周一次的全校例会上,学校安排1至2名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每周三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其间教师可以分享自己一周以来网上研修的成功经验和故事,同时也会将自己一周来的困惑及时与同事交流。他们主要采用与教学同步的推进式主题研修方式,例如现在正值期末,研讨就会涉及:复习课的模式有哪些?如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如何讲评试卷?如何在复习课中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这些主题研修围绕教学,重点突出,实在实用,参与者都有话可说,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老师们将这种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视为自己教学的“加油站”。
针对实际困难,重在问题解决
网上研修之初,很多实际困难浮出水面。以英语学科为例,其一是时间限制。英语教师的课时和作业批改量较大,既要上课,又要抽出时间学习,感觉力不从心。其二是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该市英语教师队伍年龄差别大,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遇到一些操作困难就会出现退缩情绪。其三是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只是把原来参加其他培训的资源上传,应付了事。
协作组组长发现问题后,作了大量沟通和技术指导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各教研组长力争引领学员求实效。他们作为学科导师,为了能引领和组织教师有效学习,一般都会先让学员一步进入网络学习。英语协作组组长李继红在每个学习阶段之初,就开始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她身边经常带着一个小本子,上课时,会将网上研修之后的课堂改革实践记下来,这样与其他老师沟通和交流之时,就可以非常具体而且言之有物。
例如,在学习了顾志跃教授的导读课后,她突然感悟到,立足学生实际,架起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桥梁非常重要。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机械教课,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于是,她发起了“英语教师如何架起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桥梁”的问题讨论,引导教师认真反思。讨论之初,主要请教师结合具体教材的使用给出课例,但因目前各学校正处在新旧教材变更阶段,为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讨论就不再拘于教材限制,而是要求教师只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学情实例畅所欲言即可。因为这与每个人的教学实际都息息相关,教师踊跃参与讨论,很多人提出了好的建议。
注重过程评价,强化激励机制
目前济源市所辖学校教师的参训率和研修率已经达到双百,合格率也达到80%以上。这种优异的成绩与激励机制密不可分。各学校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教师学习。首先组织各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要求管理人员认真研读《培训实施方案》和《学员考核方案》,并为本单位全体学员解读培训方案,使每一个学员清楚本次学习总任务总目标、每周的任务目标,各项学习任务的最低要求、优秀学员的标准等。这样,使学员对学习任务、学习程序了然于胸。
过程中及时评价反馈是促进培训良好运行的一剂良药。他们充分利用工作简报、班级简报、校讯通、项目办qq群、班级qq群、学校通报、短信等各种方式向教师通报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及任务,及时提醒他们积极参与各研修项目的动态活动,同时不断激励先进,鼓励后进。济源市项目办简报十天一期,通报各学校的情况,同时在学员中开展评选“学时之星”、“日志之星”、“教学故事之星”、“作业之星”、“论坛之星”等活动,针对辅导教师开设“优秀班级简报”、“优秀教研活动”、“辅导教师工作排行榜”,针对各单位开设“优秀工作简报”、“学情排行榜”等。这些活动让参与研修的学员、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体验到被人肯定的成功快乐。
另外,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校讯通这个直接、快捷传递信息的工具,有时一次培训就能发信息50多条。各试点校教研情况、教改课堂的现场图片以及各个学校每个阶段的教研进展都会得到及时的通报。每个学校、教研组以及教师的工作亮点一旦展示出来,立即予以跟踪表扬。这种良好的激励机制成功地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到远程培训中来,促进了教师研修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