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校园暴力扒衣事件盘点,谁该为校园暴力事件反思(五)

发布时间:2023-09-16 01:12:28

医生对小婷进行心理辅导。随后,学校领导召集双方家长。11月9日上午,打人一方学生及其家长向小婷道了歉,并支付了相关医疗费,双方和解。“殴打门”的主谋小丽已经被其母亲领走,转学到外地,其他参与殴打的学生被处分。

  “混合型校园”学生暴力问题值得重视

  11月13日晚,一则清远某乡镇初级中学数名学生殴打一外地学生的视频被发到新浪博客上,视频中,至少有4名女生对其中一名女生进行扇巴掌、脚踢达2分钟。视频比较清晰,录音效果也好,那扇巴掌的声音格外清脆,但却深深地刺痛了笔者的心:见过校园学生打架,但没有见过这么暴力的,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牵头打人者为从清城某学校转来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被打的学生是外地人,其父母在清远打工,因此在本地的学校上学;打人的理由则近乎无厘头:看被打者不爽。这也应证了此前有调查文章发现的,校园暴力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大多的暴力活动团伙化、模仿性强,具有突发性、随意性和无目的性,但暴力手段却成人化。

  对于校园暴力的防治,专家学者们一致的意见是,防范校园暴力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齐心协力: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文化的校园教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自己的努力四者合一,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然而,这剂“药方”对于“混合型校园”??既有本地学生,也有外来工子女,还有转校生的学校来说,效用就很有限了。


小丽掌掴小婷。

  从清远这起案例来看,不管是单亲家庭还是外来工子女,均先天地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条件,同时也由于该类学校处于人员流动性强的地区,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因此四方发力缺失了两者,剩下的就只有校园教育和学生个人克制。因此也可以说,在“混合型校园”防治学生暴力,学校教育应当起着主要的作用。何况,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集中地,最有条件对它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