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医科大学教务联系电话
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电话号码:
序号 | 单 位 | 联系电话 | 办公地点 |
1 | 基础医学院 教务科 | 68485211 | 袁家岗校区北教学楼 |
65714222 | 缙云校区兰苑L2-1207 | ||
2 | 中医药学院 教务科 | 65712062 | 缙云校区兰苑L3-1117 |
3 | 药学院 教务科 | 65714455 | 缙云校区兰苑L3-1207 |
4 | 检验医学院 院办 | 68485239 | 袁家岗校区科技实验楼514 |
5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院办 | 68485021 | 袁家岗校区科技实验楼215 |
6 | 生命科学研究院 院办 | 68485838 | 袁家岗校区科技实验楼113 |
7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教务科 | 65714388、65714411 | 缙云校区兰苑L1-1303 |
8 | 实验教学管理中心 教学办 | 65712090、65712015 | 缙云校区求实楼一楼 |
9 | 外国语学院 教学办 | 68485242 | 袁家岗校区5号楼409室 |
10 | 65712079 | 缙云校区兰苑L3-1104 | |
11 | 医学信息学院 院办 | 68480060 | 袁家岗校区北教学楼 |
12 | 65714288 | 缙云校区兰苑L3-1211 | |
1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办 | 68485573 | 袁家岗校区5号楼 |
14 | 体育工作部 办公室 | 65712073 | 缙云校区兰苑L1-1109 |
15 | 第一临床学院 教务处 | 89012703、89011743 | 渝中区重医附一院 |
16 | 第二临床学院 教务处 | 63742193、63693609 | 渝中区重医附二院 |
17 | 护理学院 教务科 | 89012383 | 渝中区重医附一院6号楼 |
65714588 | 缙云校区兰苑L1-1203 | ||
18 | 儿科学院 教务处 | 63630445、63632174 | 渝中区重医附属儿童医院 |
19 | 口腔医学院 教务科 | 88602303 | 渝北区重医附属口腔医院 |
20 | 第四临床学院 科教科 | 65715630、65715631 | 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 |
21 | 第五临床学院 教务科 | 85381522 | 永川区重医附属永川医院 |
二、重庆医科大学相关新闻资讯
我校牵头获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评审结果,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石丘玲教授牵头申报的“智能化肺癌术后院外管理‘监测-预警-干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生命科学研究院刘俊彦教授牵头申报的“抑制水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减轻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标志着我校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智能化肺癌术后院外管理‘监测-预警-干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石丘玲教授牵头,联合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伊普德峰(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从事患者报告结局(PRO)方法学研究、流行病学、人工智能、肿瘤外科临床、数字医疗软件及设备研发的优势团队协同开展。项目主要聚焦欧美技术本土化、人工智能普适化及科研成果临床化三个慢病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医疗大数据及深度学习系列方法,开发文本、语音及图像精准识别技术,建立肺癌患者院外PRO监测-预警-干预(ePRO-MAI)智能化管理体系,建成临床示范中心、评估应用效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改变患者住院期间“被动式”管理、出院后“散养”状态和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填补国内基于PRO的智能化慢病全程管理技术空白,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
“抑制水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减轻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项目由我校生命科学研究院刘俊彦教授牵头,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同实施。项目将利用代谢组学和其它组学技术,系统研究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作用与机制,发现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早期检测标志分子并研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揭示水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在高糖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合成新型的水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抑制剂和降解剂用于减轻高糖所致肠损伤。项目的实施将为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病理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重组后形成的5大国家科技计划之一,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协议下执行的科技合作项目,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统一要求进行组织管理,聚焦政府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共性需求,开展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科研合作,对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举措和服务,积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做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促进我校国际科技交流,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负责人简介:
石丘玲,教授,博士生导师,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协会(ISOQOL)中国学组 Co-Chair,2002-2019年就职于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2019年底引进到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期致力于患者报告结局(PRO)临床应用方法学、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科研化、基于纵向设计的因果推断模型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CCN-Lily、CSCO等项目。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多项重要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JCO等国际顶级期刊。
刘俊彦,特聘教授(拔尖人才岗),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全国委员,美国药理和实验治疗协会(ASPET)会员,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期刊肾脏药理学栏目主编,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高水平SCI杂志审稿人。长期从事代谢组学与生命分析化学、药理学与天然药物化学等研究。在PNAS, Cancer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70篇。2020年入职重庆医科大学后获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教委)A类项目1项。曾获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NIEHS-UCD超级研究计划配套基金奖,ASPET学术年会旅行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