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怎么写 今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发布时间:2023-09-20 23:59:24

语文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历来是考试中的重头戏,而作文又是语文考试中占分较高的项目,高考作文向来被视为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如何稳住这半壁江山,高考作文写作有哪些技巧?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该如何立意,如何审题呢?本文高考升学网整理了关于江苏高考作文的一些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省作文内蒙高考作文 西藏高考作文 甘肃高考作文
青海高考作文 黑龙江高考作文 新疆高考作文 云南高考作文
广西高考作文 山西高考作文 吉林高考作文 宁夏高考作文
海南高考作文 江西高考作文 辽宁高考作文 重庆高考作文
福建高考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 河南高考作文
贵州高考作文 河北高考作文 天津高考作文 四川高考作文
湖北高考作文 浙江高考作文 江苏高考作文 山东高考作文
广东高考作文 上海高考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 安徽高考作文

一、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审题标准

二、历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汇总

车辆与时代变迁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现代社会车来车往,车的种类纷繁复杂,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专家解析

典型的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多元化,可以使考生不至于无话可写,但要从小处入手,尽量选取一个角度,聚集才能写透彻。

本次作文的立意要注重对“车”的解读,从表面来看,“车”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是人类科技的进步的表现。但这样的立意可能会过于肤浅。

我们要具体分析材料:1.见证发展与承载真情;2.观念变迁与人生哲理。可以说如果把车看作是实用性质的工具,那么可以立意为科技的进步;但如果要深入到内里层面,需要在“观念”的改变这一哲学思辨的层面思考,如果这样考虑,则可立意为观念改变世界固有的样子。但综合来看,其实本质上应当是人类的思维与观念推动世界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立意参考:

(1)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时化发展,可以结合核心价观富强这一角度,写一曲国家富强的赞歌。

(2)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可以从时下社会对“共享单车”的下反思辨谈共享理念。

个性彰显还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常??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专家解析

材料以俗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引出“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一话语,进而拓展到“个性”与“创新意识”。“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无话则长”,是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在众人无所发现处有所发现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如果流于表面,不管有理没理都要对着干,那就不是“个性的彰显”而是另一种盲从,不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而是另一种重复。

材料切合考生年龄与思维实际,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考生既可以当作俗话来解读,也可以当作格言来阐释;既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材料适合写不同的体裁:可以就材料所提示的多个维度做辩证思考,写议论文;也可以选择恰当的名人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铺陈生发,写记叙文;还可以抒发一些别人所未发之情,写抒情散文……

作文题的命题思路延续了江苏高考作文数年来一贯的风格,学生易于上手;材料的开放性既引领不同层次的考生各显神通,也利于考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材料本身既有内在的辩证性,又指向“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对考生的人生成长有积极意义,体现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的时代特点。

智慧是一种经验、能力、境界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专家解析

近年来,“哲理思辨类”的作文受到命题专家们的热捧,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当然不会错过这类命题形式,2014年就是以“青春朽与不朽”展开讨论,写作空间大,只要考生能从某一角度入手,展开论述或记叙便可。

关于智慧的思辨题,前半句说“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强调智慧的不可捉摸性,是一种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得到的东西;后半句说:“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它自己的样子。”着重强调“智慧”的可“视”性。前者无形,后者有形,智慧本身就是一组带有思辨性的词语。

此处也是一种暗示,考查学生“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因此,只要考生能够将“智慧”以具体物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便可,记叙文、议论文都比较好写。本人觉得记叙文更好写,只要你能够写出一件富有智慧的小故事便可。而且江苏阅卷人也一再强调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议论文写作强调说理,很多考生把握不准,议论泛泛,缺乏具体内容,往往不受阅卷人的青睐。 另外有一点,一定要紧扣智慧,如果有的考生不围绕关键词去写,比如写一个人,要扣住这个人与智慧的关系,不能空谈他的其它经历,否则就不切题了。

关于什么是不朽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专家解析

江苏命题专家骆冬青教授在今年五月份一次研讨会上说,现在的新材料作文近似于没题目。我深有同感,因为一个新材料作文,你只要从材料中引出,又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不走题。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一个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因为角度不同,涉及几十个不同的话题和立意,如此一些聪明的考生极有可能事先宿构,投机取巧来赚取作文的高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显然做了不少努力,以防考生“使刁检测不了他们的作文真实水平。

这个新材料看得出角度在减少,材料在瘦身,命意在收窄,值得赞赏。其实不仅是江苏,今年高考新材料命题中,北京的“老规矩”、广东的“照片”、四川的“自立”上海的“自由”等等,也都看得出在防学生预先准备材料以不变应万变的宿构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应对,体现了今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在命题作文的过度限制与话题作文的过度开放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给学生一定自由的写作空间。

今年江苏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不朽”,青春不朽,生命永恒。如何让生命不会老去?拥有不朽的信念是出自本心,还是自欺欺人的荒诞之辞?如何认识永恒的生命价值?对游戏人生、虚度光阴、追求现世享乐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不朽?显然现实针对性很强。引导学生对待青春,对生命的终极价值的思考,应该来说,学生不是太过犯难,应该有话可说;但是有多少学生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又很难说,自然大多考生会写一些人云亦云的缺乏深刻思考的肤浅文章。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

真正不朽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们,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是代表了假恶丑的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写青春行不行?我觉得即使谈青春也应该谈如何保持永恒的青春,如何让生命保持年轻,让青春永远闪光,即与“不朽”相关连,否则不是很切题。写信念行不行?我一样认为当与“不朽”相联系,你信不信永恒的信念?这世上真的有不朽的信念?为什么有不少人只求现世享乐,为什么他们心中没有畏惧,缺少底线?为什么他们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却偏偏加速他们的速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小改变带来大影响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审题:看材料要“抓情节、看人物”??高朝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觉得叙事性材料怎么去审很重要,一个是有情节,一个是有人物。在审读材料过程中首先看清楚情节的阶段性。这个故事情节有三个阶段:第一,进去探险为了看清楚蝴蝶点了蜡烛;第二,怕惊扰蝴蝶离开了;第三,后来回到洞里发现蝴蝶到更深更暗的地段。考生在这三个阶段里都可以做文章。叙事性材料也有人物,我们姑且把蝴蝶也称之为人物,我认为从总体意蕴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活秩序,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这是这个材料的总体意蕴。新材料作文肯定不是就材料谈材料,可以深挖开来:

第一方面,从探险者角度可以写要学会尊重和体察别人;第二方面,哪怕是无心之举也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第三方面,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险者不要仅图自己一时之快,为了自己欣赏蝴蝶,根本没有从蝴蝶角度来考虑。从蝴蝶来说,要学会保护自己,知道一点亮光会带来危害,往后退了,但也要懂得防患于未然。

立意:新材料作文可多层次、多角度??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据说,有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考生认为2013年的作文题不好写,姑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但也反映了一些考生的感受。为什么会觉得难写呢?之前江苏自主命题以来,一直考的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现在的材料作文,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但是材料作文不是就材料写材料,或者拘泥于材料的讲解和评析,也不是写材料评论,而是要由材料出发,引发与材料有关的含义,所以有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一个材料中间有多种层次、多种角度,如果是叙事作品,还有一定的阶段性,等等。写作的人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明扣,也可以暗合,他所表达的东西只要和材料是一致的就可以。比如有考生问:“从细节谈行不行?”这个点也是从这个材料中间提出来,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小蜡烛的烛光,有如此大的影响,他就抓住了这个“小”字,从作者角度提炼出一个核心理念。那么你从“小”字做文章,当然是可以的。还有考生提出,写“蝴蝶受到外来东西的干扰,行不行”?人是外来的,惊扰了蝴蝶,当然也可以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作文应该有包容性,过去材料作文有一种倾向,就是材料作文一定要提炼出它最关键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核心思想,然后按照这个东西来写才行,如果偏离了这个东西,那就不行,就是偏题,就是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如果这样,那很多的考生就偏了,就被打不及格了。我个人理解,新材料作文应该允许多层次、多角度、与材料具有相关性就行了,如果一味就材料本身倒来倒去,就真的局限在材料里面了。

构思:联系实际做分析容易写好??孙芳铭(南京一中特级教师)

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核心还是人。探险者是人,这是不用多说的。探险者他点蜡烛,就他自己来讲,他是对的,为了自己探险。当他发现蝴蝶以后,他主动退出来,退出来本身就表明他的一种善意。蜡烛呢,蜡烛是人点的,点的意图从自己角度来说那是对的,但是他侵扰了蝴蝶,说得重一点,破坏了蝴蝶的生存环境。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当然还是有文章可做的;蝴蝶从洞里面迁徙到更深的地方去,那是因为它的生存环境还是被人破坏了。所以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核心还是要写到人: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存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是问题核心。在这三者当中,从探险者角度来说,他的心地是好的,但他客观上还是对蝴蝶的生存环境起到了不好的影响。这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良好的意愿,最后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甚至本来意愿就不对,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所以考生若更多联系实际做一定分析,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好。比如说扬子晚报下水作文里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他就联系了自己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无意伤害了学生的故事。这样写,作文能拿高分!

《忧与爱》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忧与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专家解析

1.酝酿积极阳光的主题或中心,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效果。要把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最好是能从忧写到爱,要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写什么样主题,或确立怎样的中心论点,都必须健康,积极,能给人以启迪,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尽可能选材思路范围广阔一些。关于选材,这一题目不一定非要选取一些重大的,动不动就是忧国忧民的,普度众生的爱,大可选取一些普通的,我们身边的,一些看起来不是特别大的一些忧,如忧虑吃饭睡觉等看似极其普通的,却能从中看出无限爱的,能给人带来思考的,有意义的,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爱,这些忧与爱里面能挖掘出使人有触动的就行。在文体方面,如果选定一种,必须写得“像”一些,本题可以写记叙文,文章的灵魂里面体现出和处理好:为何忧,谁忧,如何感受到,如何从忧到爱等等,要能把握好文章思路。

3.写作的切入点尽量小而巧,以小见大。小处着眼,容易成功。一是可以选取细节进行描摹。选材切入点要小,从一件小事或几件小事中去挖掘。也就是说一定要将忧与爱中所蕴涵的的内涵写实,写具体,写的感人,写的发人深省。同时,还应注意表达的顺畅和修辞的文采。

三、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作文结尾的技巧

结尾处学生常见的毛病有两种。一为画蛇添足型,即为了达到字数要求,胡编乱造,说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这不仅毫无作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二为公式化口号型,受应试文章的影响,考生在文章结尾加上一些空洞的、毫无生命力的口号,标语之类的语言,名义上是抒情议论,实则狗尾续貂,毫无作用。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

1.尾首照应式

这种开头方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有意识地在文字上或含义上与开头呼应,使得首尾应和。“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不过,照应开头也要讲究方法,不是开头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华。

2.抒情赞美式

用抒情的方式收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写作。

3.引用佳句式

结尾引用名言名句、歌词,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作者的情感彰显无疑,给人“余音绕梁,三月不绝”之感。

4.收笔归旨式

这种方式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用简要的几句话对内容进行合拢、收束;或者在文章的结尾点明题旨,通常称作卒章显志。

5.戛然而止式

所谓“戛然而止”,是指在结尾处快速收束全文,或在情节高潮处、关键处陡然而止、或在意蕴正足时停笔打住;或在说理正酣处突然住口。这种方式,留下空白,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不肯掩卷。

四、江苏高考作文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高考作文关于语言审题立意怎么写 满分作文范文点评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 江苏高考语文审题立意不跑题

江苏高考作文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应该怎么写审题立意解读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应该怎么写不走题难易调查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真题预测及作文评分标准审题立意解读

2019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读,如何审题立意怎么写不走题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如何审题立意怎么写)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范文怎么写及难度点评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审题立意解读,怎么写不走题

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专家解答审题立意(怎么写)

江苏高考作文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创新

江苏高考作文怎么写,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审题立意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怎么写(第一时间公布)

江苏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审题立意及怎么写解读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如何立意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