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063亩,校舍面积59万平方米,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现有本科专业64个,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41人,博士、硕士902人;研究生导师158人,企业导师55人,兼职博导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333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10余人,双聘“”、“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69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5个,省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17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淮安市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0个。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推进协同共建,汇聚优质办学资源,建有台商学院、中兴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淮商学院、淮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等一批共建学院和平台,其中台商学院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中兴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并作为首批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CTTI)。与江苏省经信委、交通厅、食药局等省直单位均有合作共建项目。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来,科研经费到款额达1.57亿元。参与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重大项目1项,政府资助经费300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6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65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部级获奖17项、市厅级获奖205项;获批专利327项,其中发明103项;发表论文3912篇,其中核心期刊821篇,被SCI(E)、EI、ISTP收录41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3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新华文摘转载6篇。
近年来,学校国际化水平不断攀升,先后与31所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海外交流学生年均近百人,与台湾中华大学、法国洛林大学和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已有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现有留学生近200人。近三年大学生年均考研达线率达18%以上,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数量与层次在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获评“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国家“双一流”战略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打破体制壁垒,挣脱机制束缚,开辟多元路径,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