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污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吉林省首批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基地;1个省级创新团队:吉林省高校创业团队本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结构工程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结构工程研究所、钢结构与幕墙工程研究所、智能技术设计研究所、应用数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科研成果颇丰,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项目223项,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ISIP论文5篇、ISSHP论文2篇、EI论文37篇、CSSCI论文和北大核心论文73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专利47项,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等56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6人,其中专任教师785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35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675人。学校拥有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20余名。
学校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校园风尚;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有25%的应届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就业,有40%左右的毕业生服务吉林省经济发展,社会普遍评价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作风踏实、适应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校培养出的1.8万余名毕业生中有80%活跃在国家基本建设和文化艺术领域,成为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学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新长建品牌。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
学校紧紧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创新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转型发展为重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提升,实施优特强发展战略,正朝着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