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

2024年吉林建筑大学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EMS快递查询及发放收到时间(二)

发布时间:2023-09-20 06:00:20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6个学院(部);设置建筑与艺术、土木与环境、管理与经济3个学科群。学校是吉林省第一所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土建(建筑)类高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共涵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0余个。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另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为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建设一级学科。学校开设本科专业48个,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建有包括“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内的2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部级以上勘察设计奖励20余项。国家住建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服务城乡基本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学会会员单位,设有大学生学术创新竞赛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近年来,学校学生创新智慧、创新能力竞相迸发,参加各类学术创新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省级奖项近千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风气;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学校自2010年整体迁入新校园以来,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多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达到52%,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为30%以上。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的6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城乡基本建设领域,成为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俄、日、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并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浸会大学和俄罗斯国立太平洋大学等境外高校开展了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面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全校师生员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研究型现代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